——代表委员谈企业如何树立信心共渡难关 在当前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如何树立信心,为应对当前的困难,为贯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自然成为出席今年“两会”的企业家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去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12月初完成的 《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底,10个省总计有485万名农民工返乡。四川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对此当然感同身受。两组成因果关系的数据背后,是中小企业每年吸纳了70%以上新增就业人数。 来自港澳地区的刘展灏委员认为,尽管四川地处内地,金融海啸的影响可能略为滞后一些,但是经历了特大地震灾害,正在实施重建家园计划的四川,对此不可低估。 从香港来成都投资已有20年的谭汉锦委员也说,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大,四川作为劳务大省,如果大量农民工失业回家,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是我们需要关心的民生大计。 就此问题,谭汉锦委员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而深入谈到了一些问题。他举例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用工制度有了法制依据,规范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依法保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是他又认为,由于实施比较仓促,企业缺乏充分的应对能力和财务能力,在实施该法后,企业平均用工成本增加30%以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微利企业就有点难以应付。尤其是在实施该法的同时,又正好经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同时国家要求企业转型升级,这样势必造成企业用工减少,不少在岗人员也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希望省政府将此问题作为重要议题研究。 他们的这些观点和看法,也得到不少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的赞同。南充代表团的段永红代表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出了当前企业面临的困境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建议返利给企业充实人力成本 段永红代表认为,解决企业当前困境,其中较为现实和可行的是,在企业实施《劳动合同法》的一些条款时,在保障劳动者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给企业以时间消化、执行法规的条件。他说,去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通过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用工岗位,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通知中的“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为企业减负2000多亿元。他建议地方各级政府也拿出一些措施,帮助企业减负,“这也是为了稳定就业和社会和谐”。 这些代表和委员提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央已经出台了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的政策。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地方政府能否考虑一些办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比如,在地方财政留存的税收中,部分返利给企业,帮助企业充实人力成本。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可减少人力成本开支增大的冲击;二可以鼓励企业不裁员,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和衷共济,树立信心,共渡难关。这应该是我们企业界的责任。”谭汉锦委员以此表达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的心声。
——代表委员谈企业如何树立信心共渡难关
在当前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如何树立信心,为应对当前的困难,为贯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主线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自然成为出席今年“两会”的企业家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去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12月初完成的 《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底,10个省总计有485万名农民工返乡。四川作为劳动力输出大省,对此当然感同身受。两组成因果关系的数据背后,是中小企业每年吸纳了70%以上新增就业人数。
来自港澳地区的刘展灏委员认为,尽管四川地处内地,金融海啸的影响可能略为滞后一些,但是经历了特大地震灾害,正在实施重建家园计划的四川,对此不可低估。
从香港来成都投资已有20年的谭汉锦委员也说,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大,四川作为劳务大省,如果大量农民工失业回家,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是我们需要关心的民生大计。
就此问题,谭汉锦委员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而深入谈到了一些问题。他举例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用工制度有了法制依据,规范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依法保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是他又认为,由于实施比较仓促,企业缺乏充分的应对能力和财务能力,在实施该法后,企业平均用工成本增加30%以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微利企业就有点难以应付。尤其是在实施该法的同时,又正好经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同时国家要求企业转型升级,这样势必造成企业用工减少,不少在岗人员也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希望省政府将此问题作为重要议题研究。
他们的这些观点和看法,也得到不少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的赞同。南充代表团的段永红代表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出了当前企业面临的困境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建议返利给企业充实人力成本
段永红代表认为,解决企业当前困境,其中较为现实和可行的是,在企业实施《劳动合同法》的一些条款时,在保障劳动者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给企业以时间消化、执行法规的条件。他说,去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通过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用工岗位,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通知中的“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为企业减负2000多亿元。他建议地方各级政府也拿出一些措施,帮助企业减负,“这也是为了稳定就业和社会和谐”。
这些代表和委员提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央已经出台了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的政策。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地方政府能否考虑一些办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比如,在地方财政留存的税收中,部分返利给企业,帮助企业充实人力成本。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可减少人力成本开支增大的冲击;二可以鼓励企业不裁员,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和衷共济,树立信心,共渡难关。这应该是我们企业界的责任。”谭汉锦委员以此表达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委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