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保就业 特殊政策好比“无息贷款”
时间:2009-02-24 来源:四川日报

  “缓减社会保险费的政策是雪中送炭,及时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23日,以丝绸制品为主导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黎荣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产品出口下滑,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波及,已影响到职工队伍的稳定。前不久,有关部门及时落实减负政策,核准企业缓缴6个月的社会保险费107万元,帮了大忙。

  像六合这样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的企业,在南充就有百家左右。据悉,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春节前夕,省政府印发了《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我省各市州积极贯彻《通知》中“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的精神,并制定出地方实施办法,目前正加快通过“缓、减、补”等措施,缓解企业发展困难,全力稳定用工岗位,实现保企业、保岗位、促就业、促发展的目标。

  按照省政府要求,“困难企业”的认定,由市州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经贸、国资等部门负责。在内江市,经多方会同审核,该市有13家企业成为该项政策的首批受益者,缓缴社会保险金额总计9827.64万元。

  “这些政策都是真金白银,我们已为企业减负上亿元。”南充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劲松,拿着最新的统计报表告诉记者。截至2月20日,该市已累计为困难企业减负11162万元。其中为93家企业缓缴养老保险费6340万元;为118家企业缓缴医疗保险费1099万元;为32户企业缓缴失业保险费150万元;为52家企业缓缴工伤保险费140万元;为49家企业缓缴生育保险费99万元。已核准74户市本级5户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征失业保险费65万元。扩大失保基金使用范围,为9户企业526名职工落实岗位补贴17万元。

  按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审查认定要快”的要求,攀枝花市提出,市劳动保障部门在接到困难企业认定申请5个工作日内,就要会同市财政局、市经委、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审核,报市政府备案。

  据悉,我省一些市州还创造性地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成都市规定,对新吸纳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4类就业困难群体,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给予1000元/人补贴的举措,开全省先河。

  “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是社会保险制度‘减震器、稳定器’功能及本质属性的体现。”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说,这些特殊政策相当于为困难企业提供“无息贷款”,预计仅缓缴养老保险费一项就可达100亿元。以泸州市为例,经预测实施降压减负政策,困难企业在今年6个月缓缴期限内将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可达2.88亿元。

  链接

  关于“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五缓”是指对困难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四减”是指阶段性降低除养老保险外的四项社会保险费费率;“三补”是指使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困难企业稳定岗位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以及使用就业专项资金对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给予补贴;“两协商”是指困难企业不得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对确实无力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在企业与工会或职工双方依法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