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把握趋势献计出力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时间:2009-09-04 来源:四川日报

省政协十届七次常委会闭幕,陶武先强调
  昨(3)日,省政协十届七次常委会闭幕,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强调,在我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地震灾害双重影响、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关键时段,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努力扩大农村需求,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继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作为落实省委“五个致力”、“五个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进程中,把握趋势,突出重点,发挥独特优势,务实献计出力。
  陶武先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仅是作用当前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遵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事关农民增收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上,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前瞻性、针对性调研:一是注重研究城乡一体与加强统筹问题。城乡一体是一个渐进过程,“一体”是目标、也是方向,“统筹”是手段、也是路径,应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围绕“一体”抓统筹,加强“统筹”促一体,特别要明晰统筹的主体是党委政府,统筹的重点是围绕收入分配、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制度机制,并探索规划统筹、产业统筹、体制统筹、工作统筹等具体办法。二要注重研究产业发展与路径选择问题。坚持“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发展路子,坚定方向不动摇,持续推进不松劲,突出重点不偏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经营大户、专合组织等产业发展带动主体,强化互利互惠、方式多样、程序规范的利益联结,突破信息、市场及流通等社会化服务的薄弱环节。三要注重研究依靠科技与结构调整问题。既要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调整优化农业品种品质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中促进农民不断增收。四要注重研究扩大就业与技能培训问题。以加强培训促就业,以扩大就业促增收,力求培训目标 “市场化”定位、内容“个性化”设计、资源“最大化”整合、质效“全程化”监控,特别要针对农民群体的层次性特点,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既兼顾一般,又增加经营、管理方面知识,提质上档。五要注重研究主体引导与政策扶持问题。通过观念、行为和典型引导,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注重系统性、整体性,突出针对性、操作性,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陶武先强调,促进农民增收,政协大有可为。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着力在解决制约增收的难题上出实招,着眼于促进工农城乡关系和农村内部关系的调整,着眼于促进深层次体制障碍和制约发展瓶颈问题的突破,着眼于探索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结构的优化,在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和具体办法;着力在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上求实效,围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开展视察和监督,助推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户,加强提案和督办,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作为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推动调整规划部署、加快实施进度,促进农民群众早受益、拉动内需早见效;着力在促成助农增收的项目上办实事,发挥政协的优势和作用,在内引外联、招商引资,促进农业农村开放合作方面搭建平台,帮助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办好事、办实事。
  省政协副主席吴正德、陈杰、陈次昌、解洪、曾清华、黄润秋,秘书长吴果行出席闭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