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发布年度市场主体发展状况。
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含分支机构)272.57万户,居全国第五,外国及港澳台投资者投资热情复苏,增幅列各类市场主体榜首。
2月28日,省工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我省年度市场主体发展状况。通报显示,在成功应对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双重挑战后,2010年我省各类市场主体均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批发和零售业很吸引人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 (含分支机构)272.57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7.94%,居全国第五;注册资本(出资金额)达18382.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3%,居全国第十。两项指标均排名中西部第一。
去年,全省公有企业156462户,较2005年下降40.66%;注册资本10098.7亿元,较2005年上升54.94%。公有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呈“量减质升”态势,以1/20强的户数掌握了资金半壁江山。个私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呈“量增质升”态势:2010年,共有私营企业36.14万户(含分支机构57958户),注册资本5350.27亿元。全省实有个体工商户218.16万户,资金数额501.79亿元。
从去年新设立市场主体投资的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分列前5位,均超过10万户,占据市场主体总数的86.19%。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市场主体数量占53.25%,大概每10户个体工商户中,就有超过5户从事该行业。
160家“世界500强”落户四川
金融危机后,外国及港澳台投资者对我省投资热情复苏,2010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户数、注册资本分别较上年增长34.05%、192.85%,以强劲增幅位列各类市场主体榜首,创历史新高。目前,在川落户的5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有31户,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10%。有16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名列中西部第一。
去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迅猛,全省拥有195户该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投资最多的种类。为提高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和服务,省工商局推行网上年检,还将试点推广网上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