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小金中学,这所阿坝州深处群山环绕的学校,因为恩人的到来,今夜注定无眠。从南昌辗转成都回到这里,江西省教育厅震后首批支教小金中学的万贤琴,刚抵达小金就迫不及待连夜前往小金中学。看着“从天而降”的老师,长高、变成熟的学生们激动地冲到老师前面,用热泪与拥抱述说从未消散的师生情。昨日,首批来自湖南、广东、江西、山西、安徽、吉林的恩人到达四川,分赴理县、汶川、小金、茂县、松潘、黑水等对口援建县“探亲”,喜悦的泪水、思念的泪水、欣慰的泪水再次在灾区群众和恩人们脸上流淌。
“欢迎回家!”4月13日,阳光洒在理县五里界牌羌碉上,从湖南赶来的长沙市交通局副局长席超波,湖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项目部副经理方博夫,湖南省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王跃辉等援建者代表接过盛装少女献上的羌红和哈达,激动得说不出话,现场迎接的群众更是笑开了花。
“搬进新家了吗?”一走进桃坪羌寨新寨,方博夫就与67岁的周润兰攀谈起来。“快了快了,屋内的装修就快完工了。”桃坪羌寨新寨是方博夫负责的对口援建项目,他曾在工地住了4个多月。听到大娘大爷们夸赞新寨建得好,方博夫高兴地笑了。
看看那片融入了自己汗水乃至鲜血的土地,看看那些朝夕相处的灾区父老乡亲……来自对口援建省市的恩人们,有教师、医生、军人、警察、志愿者等,都曾在灾区生活工作了较长时间,为灾区建设作出了贡献。此次回川,他们将见证灾区巨变,感受灾区群众的新生活、新面貌、新气象。
本报联合18家援建省市党报举办的“党报联动·请恩人再回四川”活动已于4月1日启动。通过18家省级党报征集到的70多名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援人员、援建者等代表,将分三批赴对口援建县市走访“探亲”。本报和相关省市党报记者将跟随恩人们回“家”的脚步,对这一活动进行全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