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他用生命诠释责任
时间:
2014-04-28
来源:
四川日报
从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兽医站长,到副乡长、镇长、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一路奋斗的路上,王加林牢记自己肩头的责任,用真心、真情服务群众,直到生命的尽头。
去年11月7日,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加林因病救治无效去世。弥留之际,他最想回到为之奋斗大半生的中里镇,“我走了,一定要把我葬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三个率先”带富群众
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一直是中里镇的难题。“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抓住雅安市打造雨城区北线新农村示范片的机遇,中里镇党委决定发展果蔬种植,调整产业结构。
决策容易,实施却难。首先是“做通群众工作,点燃群众参与的激情”。为打破群众思想束缚,中里镇除多次召集产业发展专题会外,还组织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都江堰、苍溪等地实地学习,了解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种植、加工、销售、收入等情况。
思想顾虑被打破,群众传统种植观念迅速转变。2012年,中里镇成立15个各具特色的专合组织,涉及猕猴桃、食用菌、雷竹、茶叶等特色产业基地。
在王加林的履历上,几个率先的纪录分外显眼——率先建成全区首个新村示范小区、率先启动灾后科学重建、率先建成千亩猕猴桃基地。
截至目前,中里镇猕猴桃种植规模达8000余亩、投产3000余亩,食用菌种植突破500亩,优质茶园达1.5万亩……201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8223元,较2008年增长约80%。
抗震救灾奋战一线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时,王加林正在雅安的家中,随即,他冒着余震的危险赶往中里镇指挥救灾。
中里镇距雅安市区20公里,地震后通往镇里的道路因山石塌落交通中断,王加林被阻。顾不上不断坍塌的坠石,王加林徒步跑过塌方路段,并拦下一辆从中里镇出来的车,直奔中里。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拼命,他说:“我是中里镇的党委书记,我不冲在前面,谁会跟在后面?”
在中里镇龙泉村农房垮塌现场,王加林和救援人员一道连续9小时紧张施救,将两名被埋群众救出。“作为党委书记,我深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王加林连续一个月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被称为“铁人王进喜”。
王加林一家5口现居住在城郊一套二手房里,妻子在老家务农,大儿子初中毕业就去外省打工。从事建筑工程承包的亲戚们知道,全区其他建设项目都可以参与竞争,只有中里镇例外。因为,王加林早就给他们立下“规矩”,只要他在中里镇当党委书记,就不允许他们参与中里镇的建设项目。
苛刻的“规矩”让家人颇有微词,但王加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党委书记的权力是用来为群众办事的,不是给自己谋利的,比小家更大的是大家。”
长年劳累奔波使得王加林的身体每况愈下。去年6月,经过再三拖延后,王加林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医院体检,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去年11月7日,王加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生命定格在49岁。
采访中,记者问当地一位老者是否认识王加林,老人一听泣不成声。王加林虽然走了,但他用行动和付出,感动着曾服务过的百姓。
上一篇:
第十五届西博会携手德国汉诺威 首届“西部工博会”拟于10月亮相成都
下一篇:
把民生改善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六论牢牢把握六个基本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