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要闻
>
万源 “沉”下去摸“心结”建设“联心路”
时间:
2014-04-28
来源:
四川日报
“这条路,不但通到我们家里,还通到了我们心里!”4月23日,万源市白果乡文家坪村71岁的冯凤群老人对记者感叹。
白果乡是万源市较偏远的乡,境内山高坡陡,群众出行难。今年以来,该乡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采取“包工不包料”的方式,修通“联户路”。
如何解决“行路难”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市28名市级领导和8个督导组“沉”下去调研,找准了制约村道公路建设的症结:工程难监管、质量难保障、造价难降低。“出钱出力可以,就怕质量不过关!”永宁乡铁佛寺村村民钱长珍说。
保证质量,降低造价是民心所向,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出发点。为此,万源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事一议”制度,采取“甲方供应施工所需主要材料、乙方承包劳务”的方式推进村道公路建设。具体做法是:由市村道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专人测算工程量和群众筹资投劳额,审核建设方案和发包合同,供应主要材料;村社拟制建设方案,公选承包方并参与监管;承包方按合同施工,严禁转包和分包。
让村道建设“亮”起来,打造“务实清廉工程”。该市通过完善“一事一议”制度,让受益群众全程参与到工程测算、方案拟制核定、公开发包、施工监管、验收结算中,让项目在阳光下实施。同时,建立材料管理台账,材料保管员及时登记材料来源、供应数量、接收时间等,确保按时按质供应;建立施工日记台账,群众监督员轮流跟班记录施工情况,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建立日常监督台账,质量监督指导组定期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并记录备案;组织群众验收工程和结算。“修与不修,修多少,怎样修,由群众说了算,党委政府只是引导,绝不包办。”万源市交运局负责人表示。为充分调动群众修路的积极性,万源市规定对每公里按照50万元进行补助的奖励措施。“我们这条村道建设,人均筹资600元,劳平7个工。负担不重,大家积极性也高。”茶垭乡老龙寨村村民徐和平高兴地说。
推行“一事一议”、“包工不包料”村道公路建设模式,让群众确定标准、参与监督,成本降低了,群众满意率提高了。该市2014年预计修建村道400公里,按照新模式,一公里至少节约8万元,就此一项全市可节省资金3200万元。
上一篇:
把民生改善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六论牢牢把握六个基本判断
下一篇:
1952.29亿元“四大片区”扶贫攻坚下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