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秋代表:细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推动政学研产统筹一体

时间:2015-01-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本期嘉宾: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9日讯(川网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 胡旭阳 陈淋)“强化创新支撑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2015年四川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创新驱动,是四川发展三大战略之一。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以专门的篇幅对此加以阐述。四川要主动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变化,科技创新是重要推动力。尽管已是西部科技大省、人才大省,但四川在创新驱动上,要做的工作仍旧很多。

1月28日下午,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做客川网会客厅。这位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工程地质学家,对四川科技创新发展尤为关注。他建议,四川应细化高端成长型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顶层设计,推动政、学、研、产四位统筹一体,并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创新贯穿其中 针对性、指向性较强 

“科技创新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来说,都是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才会取得实际的成果,才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国内著名工程地质学家,有关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容,黄润秋最为关注。“魏宏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很多思想都贯穿着创新。包括我们的改革,经济结构调整,重大产业的发展,还有四川提出来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均体现四川在创新方面的思路。”在黄润秋看来,这些思路在过去一年对四川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布置2015年工作时,创新思路同样贯穿其中。

“包括我们转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等方面,均体现了创新。”黄润秋特别提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创新支撑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他印象深刻。“怎样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怎样建立一些战略联盟、产业联盟,或者协同创新中心,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开展一些针对性研究?我觉得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的部署是比较具体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都比较强,操作也是明确的。”黄润秋表示,目前,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在配套制定一些政策。

细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推动政学研产统筹一体 

针对这些问题,黄润秋也提出几点建议。他认为,首先,需要凝聚或选中一些目标,给予创新一些恰当的组织形式。在高端成长型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中,每个产业领域都需要确定一个具体的战略,并进一步的细化,做好顶层设计。其次,是要以适当的方式,组织一些平台,做联盟或协同创新,实现政、学、研、产统筹一体。政府要对产业和科技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在创新中,高校和科研机构又是核心层。产则是应用层、发展层、推广层。因此,政、学、研、产四位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科研单位来说,还是希望由政府引导,科技领域支撑,有产业的应用,构成这样的实体,这样的创新平台。科学家的研究任务有来源,科学家完成任务研究后,研究成果有出处,研究成果可产出。黄润秋说道,科学家的劳动成果怎么转化,成果又如何划定归属,这是现在科教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一方面,怎么对科学家劳动成果进行转化,另一方面又要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成果的归属怎么界定,怎么样构成合理的体系。将科学家本身具有的创新积极性,和企业转化积极性结合起来。”黄润秋谈到,第三个方面的建议,是四川还要在人才队伍上下工夫。四川是科技大省,人才大省,但高端人才的总量还是不够多,四川还需要根据产业发展,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因为人才是创新的最根本因素,离开人才之后,创新无从谈起。而人才的水平,也代表着这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引进国际一流的人才就要做国际一流的事情,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家水平息息相关。“我非常期望我也非常有信心,四川在适应新常态,在适应新常态的形势下,怎么样定位和思考,怎么样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黄润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