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项目工作,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16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成为两会热议的焦点——
一个来自达州,一个来自宜宾——两个市委书记,在两会上发出同样的声音: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去年达州固定资产增幅达到37%,今年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昨(16)日,省人大代表、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在小组审议上的一番话,打开项目建设的话匣子。同样参加两会,去年李向志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是380亿元,结果完成了418亿元。今年的投资算盘,被“拨”到了500亿元。
向家坝水电站截流、长江水道整治完成等一系列新闻,让去年底的宜宾着实“火了一把”。“今年计划投资400亿元,按1元钱投资拉动GDP0.8元计算,宜宾明年的GDP增长至少320亿元。”不过,省人大代表、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显然还有其他“想法”:“如果把成都、重庆、云南、贵州划两条对角线,宜宾正好在交汇点上。这样的区位,促使我们不仅要成为川南的枢纽,更要成为整个川滇黔接合部的枢纽。”小组审议上,杨冬生透露“枢纽”的内涵:成贵铁路宜宾段、宜宾港建设、宜宾机场迁建等一系列交通项目。
在李向志眼中,项目对接的是资源。按预定日程,今年4月,普光气田将投产,至年底产能将高达120亿立方米,加上正在建设的两年后有望投产的70亿立方米产能,达州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气都”。不过,一个可能影响产业发展的潜在制约是交通。李向志算了一笔账,用不了3年时间,达州对运能的要求就将达到2000万吨,而仅仅是去年的运能需求,就已经突破整个襄渝线的能力。“现在就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不仅要修铁路、公路,还要扩建机场。”
为推进项目,两个市委书记各有招数——
达州准备争取把全国性的化工年会搬到达州,“上一次举办论坛,引来了瓮福集团40亿元投资,这次年会既是业务会也是招商会”。杨冬生则上交了一笔保证金,“我负责啃最硬的骨头——推进向家坝建设,如果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这笔钱就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