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河溪沟,拉线塘库堰”。这是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的全县约40%农村居民饮水现象,设备简易,无卫生防护措施,饮水安全难以保障。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确保饮水安全是群众所盼,就是人大所办。近日,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5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安全饮水情况的报告,此次审议有了专题询问的味道,为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全面补齐饮水安全短板奏响了依法监督的最强音,既“驱了寒”也“治了病”。
审就要审出问题 紧扣民心
“目前,我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较低,部分规模较小的村级集中供水工程设施简易,无卫生防护措施,特别是过去建设的解决饮水困难的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标准较低,没有设计水处理设施和消毒设施,水质量很难达到国家制定的卫生安全标准怎么办?”
“截至目前,全县还有33个乡镇未建污水处理站,每年排放的废水、污水使农村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之水质监测没能常态化,饮水安全缺乏科学评估,安全饮水如何保障?”
……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安全饮水情况的报告后纷纷发问。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杜晓丽根据组成人员的提问一一作了整改表态发言,并不时补充回答。
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监督方式,严格遵循“123”的议题调研过程。6月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勇带领县人大农工委、城环资委等相关委室组成的专题调研组,深入县疾控中心、饮水站、部分乡镇的村、社、户,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情况提前1个月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经调研组和主任会议2次初审讨论形成初审意见,在常委会上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3方审议通过后形成审议意见,共涉及农村饮水安全中环境保护、饮水质量、监测管理等4个大项13个小项26个具体问题。
议就要议出结果 聚焦民愿
“全县109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什么时候全面完成,并通水运行?非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什么时候开工建设?”
“空木河、大河镇、八庙乡供水工程什么时候完成?”
……
常委会组成人员直击具体问题,在提出具体问题建议的同时,向县人民政府要“答复”,在议中询问彰显为民本色。
“我们将统筹抓好当前与长远、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因地制宜抓好规划,强化保障抓好建设,严格规范抓好管理,健全机制抓好管护。7月底前,非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开工建设;10月底前,大河镇供水工程建设通水运行;11月底前,全面完成109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18年6月底前,完成空木河和八庙乡供水工程……”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杜晓丽在回答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发问后表态,态度坚决、信心满满。
在审议发言中,县人大常委明确要求,审议发言必须遵循“235”要求,即20%讲成绩,30%谈问题,50%提建议,直击问题要害,避免泛泛而谈,提升审议质量。此次审议意见多了一个附件,即《问题整改清单》,明确了整改事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表格内容在会议过程中根据问答情况予以填写整理,交由县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改就要改出实效 契合民意
听取审议报告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万林召开专题会议,对此次审议意见再次研究,他要求:在监督过程中,我们不要满足于听听报告,提提意见建议,而是要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作态势,不在乎监督跟踪监督组,对此次审议报告中的所有问答,全面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农村饮水安全专题审议意见,按照问题整改清单跟踪督办,每一项整改事项按照整改时限进行“验收”。同时,要科学整合人力物力资源,构建全社会合力监督的大态势,依法行使监督权力,确保问题和不足整改到位,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向群众要一个满意度。
“这次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有了专题询问的味道,审出了实际存在的问题,议出了问题整改的办法,效果好,听取审议报告就该这样”列席会议的正直镇人大主席何晓在会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