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老百姓是咱心头永远的牵挂——南充市嘉陵区人大常委会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时间 2017-09-22 来源 南充市嘉陵区人大办
[ 字号大小:]

  从8月中旬开始,南充市嘉陵区人大财经委的办公室就空无一人。

  并非他们懒政,而是因为他们要准备的议题太多。

  “我们要调研扶贫专项资金拨付情况、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等六个方面的议题,根本没有时间到办公室。”区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杨应强如是说。

  忙碌的并非只有区人大财经委。

  区人大城环资委奔波在各个乡镇的土地挂钩项目建设现场,调研项目进展情况;区人大法制和内务司法委的同志则把目光瞄准贫困残疾人权益保护情况,深入农村贫困残疾人家中,实地查看帮扶政策落地落实情况;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其他干部忙着下乡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戚辉说,脱贫攻坚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天大的事儿,人大各专委会以及人大常委会必须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题开展工作,立足自身职能,做出人大贡献,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广大人民群众。

  

  调研入村入户  监督到点到位

  

  “土地挂钩是嘉陵区针对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实施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这项政策能否落地落实,事关上万贫困户的利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发国带领区人大城环资委的同志,以及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人大代表深入10多个乡镇,深入项目现场,深入贫困户家中,就土地挂钩项目进展情况开展调研。

  每到一处,调研组成员都会详细询问工程进展情况,组织承建商、乡镇干部、贫困户、村民开展座谈,收集意见和建议。经过一周的走访,调研组形成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将在9月中旬的主任会议上提出,责令区人民政府以及国土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着力建设质量过硬、功能完善、群众满意的新村居民点。

  2017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极力改进工作作风,尤其在调研方面,更是严格要求,务必撸起袖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现场,入村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坚决杜绝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只有做好调研工作,才能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就区人民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整体开展情况、旅游扶贫专项工作、教育扶贫专项工作、医疗卫生扶贫专项工作、三建五改专项工作等开展监督,督促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折不扣落实相关政策,真正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一大批问题的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大型集中调研,调研组深入20多个乡镇300多户农户家中,就全区发展最紧迫、群众最关心关注的领域开展调研,数易其稿,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指出问题全面、客观,分析原因深刻、到位,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为区委决策参考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支撑,得到了区委的高度认可。目前,调研报告的建议已变成政府的实际行动,新政策相继落地,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调研马不停蹄,监督永不懈怠。

  

  帮扶用心用情 干群鱼水一家亲

  

  8月上中旬,南充的天空艳阳高照,室外最高气温突破40℃。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戚辉依旧坚持每周下乡不少于4天,其中2天到安平镇,另外2天去移山乡,这两个乡镇都由他联系帮扶。他说,安平镇和移山乡远离城区,发展基础差、底子薄,招引业主的优势极小,在这种情况下,要脱贫必须要花大气力,下狠功夫。

  研讨产业发展方向、查看土地挂钩项目进展、督察三建五改完成情况、协调项目资金、召集帮扶部门和乡镇干部召开工作推进会……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两个乡镇得变化日益明显。

  在区委的统一部署下,区人大常委会所有县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帮扶1—2个乡镇,协调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用心用情帮扶,得到了群众得一致认可。

  在县级干部的身体力行下,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更是集中精力,狠抓扶贫。区人大常委会机关联系帮扶革命老区龙泉镇,该镇距离城区50公里,是当年南充西区游击队的重要根据地。时代变更,当年的革命老区逐渐变得贫困落后。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对口帮扶龙泉镇五通堂村、大楼沟村,两个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400余人。

  “龙泉镇远离城区,山高沟夹,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直接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发国是机关帮扶工作队队长,为了贫困村的发展,他带领镇干部、村干部、机关驻村第一书记,走遍了两个贫困村的每一个角落,拜访了每一户贫困户,倾听当地群众的心声,整理出厚厚的一沓资料。他将这些情况带回常委会党组,常委会党组研究决定: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机关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两年时间的努力下,目前两个贫困村新建村道公路13公里,社道公路9公里,便民路12公里;新建集中供水32处,维修44处,所有贫困户均有安全饮水;两个村均建设有标准化活动室、文化室、卫生站;“五改三建”接近尾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贫困面貌明显改善。

  同时,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村民中传扬。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何毅主动为独居老人送去日常必需品,为孤儿送去慰问金;帮扶干部杨方钊和帮扶户结为兄弟,时常自带肉菜到兄弟家搭伙食,闲聊家常,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扶干部唐中阳时刻牵挂着贫困户家的孤儿,每周末都去家访,给他做饭做菜,还到学校和班主任老师交流沟通;帮扶干部梁文蓉到贫困户家中后,发现院子太脏,拿起扫帚就开始打扫;帮扶干部胡利华为贫困送去大米、食用油、衣服,为贫困户协调落实低保问题……

  帮扶还在继续,温暖永驻人心。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