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守护碧水清流责在肩 共绘绿色发展新画卷——资阳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水污染防治工作纪实

时间 2019-05-06 来源 资阳市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污染防治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百姓健康,关乎未来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资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依法履行监督职能,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将守护一方碧水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同心共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保护水源:纳入监督重点

  资阳地处四川盆地丘陵区中西部,居长江一级支流沱江、二级支流涪江两江流域之间,阳化河、九曲河等9条一级支流,二级支流13条分布在5747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内。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水环境面临的污染压力越来越大,水质污染使全市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受到一定影响,加强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对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坚持把水污染防治纳入监督工作重要内容,积极支持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

深入调研:探究问题症结

  围绕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调研组,针对解决面源污染较重、点源污染突出、生态修复失衡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就饮用水水源保护提出“五抓”建议,即:抓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抓能力提升,进一步做好监测分析;抓日常管理,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抓工作保障,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抓宣传普及,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就城区备用水源建设,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保护建设;强化水源保护区管理,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生态修复保护,推进水源净化涵养;强化基础支撑,推进工程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增强饮用水源保护意识。并就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和水质保护、沱江流域资阳段及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城乡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规划建设提出意见。

视察检查:形成监督合力

  市人大常委会把组织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与常态性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相结合,凝聚代表履职监督与人大依法监督的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2017年6月,组织部分全国、省、市和县(区)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全域水生态体系规划建设推进报告,讨论资阳市中心城区水生态体系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人大代表共提出涉及7个方面的62条建议意见,为市委作出关于全域水生态建设的决定和完善全域水生态体系规划作出了贡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2018年9月,积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成功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视察毗河供水工程建设,在推进解决一期工程面临困难和问题,争取二期工程尽快立项上马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人大代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领导和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
  在对《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的过程中,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管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项目设施建设等意见。

听取审议:开出治理良方

  常委会依法听取和审议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报告、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报告、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在审议过程中,委员和代表们展现强烈的为民情怀与使命担当,详细了解水环境状况和水环境目标完成情况、水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就建立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建设,补齐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等提出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老鹰水库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力争在五年内使饮用水源地老鹰水库的水质由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提高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 

地方立法:倾力保驾护航

  资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稳步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工作。自2017年10月份开始,先后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镇备用(应急)水源地、部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个别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农户井水现状及保护管理情况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立法调研,形成立法调研报告,为市政府制定《资阳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提供参考和依据。努力争取老鹰水库水源保护立法纳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全力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积极为长江保护立法建言献策。

督办落实:确保治理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以“大督查”促“真落实”,对饮用水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项目设施建设审议意见逐一跟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坚持铁腕治污,深化依法整治,通过“双随机检查、12369环保热线及信访举报、督察与稽查”三大信息渠道,多部门联合执法,充分挖掘案源,突出重点,共同“亮剑”,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资阳市沱江干流由2017年Ⅳ类水质,提升为Ⅲ类水质,全面达标;主要支流阳化河为Ⅳ类水质,消除2017年超标因子总磷,不达标因子化学需氧量浓度值较2017年下降8.3%;主要支流九曲河为劣Ⅴ类水质,不达标因子总磷、氨氮浓度值较2017年分别下降了17.5%、21.6%,且与2017年九曲河水质全年劣Ⅴ类相比,2018年水质月达标率提升至58.3%。2019年1-3月沱江干流稳定达到Ⅲ类水质。
  绿色是自然本色,是发展底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将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和法律法规刚性约束作用,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