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研究与报告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关于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 2021-12-31 来源 甘孜州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2018年12月,甘孜州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州人民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提出切实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学习宣传,提升整体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相关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强化队伍建设,提供专业人才支撑等四个方面的审议意见。为了解掌握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今年7月,州人大常委会工作组对全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7月3日至18日,常委会副主任白苏英率州人大教科文卫委、州文旅局组成的工作组,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赴道孚、德格、巴塘、得荣、乡城、稻城、雅江等9县18个乡(镇)、25个村、9个“两馆”,5个数字影院,3个体育场(馆)就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工作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同时,委托其余9县人大常委会对县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审议意见情况进行督查并上报材料。

  通过跟踪督查,工作组认为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目标;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抓手;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为目标;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觉,担负文化新使命,切实加强了学习宣传,建立健全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强化队伍建设,较好地保障了广大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力。

  二、研究处理情况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是文化领域基础性法律。州人民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贯彻落实提升到了一个更高层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宣传,厚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底蕴。州人民政府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传导作用,以依法治州、“七五”普法、脱贫攻坚等为契机,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纳入法制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实现宣传教育常态化。州文旅局下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通知》,要求各县采取多种形式在机关、学校、乡村中大力宣传《保障法》及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知识。运用各种媒介和手段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近一年来,共举办专家讲座6场次、领导学法19场次、专题培训4次、各类专栏343期、媒体宣传2000余条。二是进一步加强媒体融合,塑造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州人民政府积极开拓自媒体时代政府时政新闻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结合的新途径,将融媒体中心建设纳入全州重点改革项目,深度融合了州广播电视台、甘孜日报、圣洁甘孜、康巴传媒微信公众号等5个媒体,实现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等生成要素的有机整合,将一批优质文化节目通过融媒体整合推送,使广大受众便捷地了解到我州的美食美景和风土人情。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贯彻实施

  州人民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出台了《甘孜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领导协调机制、目标考核评估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及资金使用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形成了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同时成立了全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协调小组,明确了各单位成员的职责,确立了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新格局。按照全国评估定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考核标准。为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各县(市)也结合实际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公布了实施内容,明确了服务标准。

  (三)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州人民政府坚持面向基层,织牢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一是强化服务管理。全州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三馆一站”每年落实免费开放资金2176.05万元,为群众提供图书文献借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艺术培训、公益讲座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共接待群众超过300万人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服务25万人次,送文化下乡演出1950场次,各类群众文艺活动400余场。州县文化馆和州歌舞团通过“送上门”式服务,深入开展摄影、音乐、舞蹈等专业辅导。今年成功举办文化惠民演出暨第三届“新人新作”专场评选活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近3万场次、覆盖群众近50万人次。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日趋完善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县级“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基本全覆盖,州“两馆一中心”建设项目也积极争取在年底前开工建设。聚焦精准扶贫,夯实村一级公共文化设施,已完成的1109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基础上,今年将再建成251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二是加强已建成服务设施管理利用。各县(市)人民政府按照《甘孜州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加大对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力度,配齐管理人员,按照规定向公众免费开放,极大的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州文化主管部门针对部分县(市)“两馆”被占用的问题,采取发点球形式,责令其限期整改。目前,被占用的设施除个别县外,其余已归还。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支撑。一年来,州人民政府加快了州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州广电全媒体中心、州康巴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州县文化馆、图书馆、片区非物质文化演展中心、农牧民演艺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四是甘孜州歌舞数据库建设工作圆满完成。甘孜州歌舞数据库以词库、曲谱库、图片库、音频库和视频库的现代记录方式传承了康巴文化的延续。截止今年10月,累计收录素材28万分钟,其中包含词6000余首,曲4000余首,山歌2000余首,锅庄2000余首、弦子600余首,踢踏20余首,图片10000余张,有效保护了甘孜州优质的歌舞文化资源,守住了甘孜藏区歌舞文化遗产根脉,夯实了歌舞文化发展基础,圆满完成歌舞数据库建设。五是加快推进非贫困村文化室建设力度。为完善非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州文化主管部门正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力争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设。

  (四)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着力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向基层人才倾斜,向新型人才、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文化人才延伸,为各县(市)文化馆、文管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培养共计295名甘孜州籍文化专业人员,有效缓解了基层文化专业人才不足的现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先后培养了优秀文化名家杨英(州文化馆一级编导)、降拥彭措(德格县麦宿片区藏文化专家、手工艺传承人、乡村振兴带头人)等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实施人才支持计划,累计招募文化工作者205名,落实工作经费410万元。下达乌兰牧骑演出队项目,落实项目资金470万元。招募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岗位文化工作者2603名。二是强化基层文化人员配备。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基本配齐了乡(镇)文化指导员,强化了行业管理和业务考核,各村结合实际进一步强化了村级业余演出队。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州人民政府在贯彻落实州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审议意见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对保障法实施的重要意义认识存在差距,还未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也未制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协调成员单位发挥职能还不够,宣传教育不均衡。个别县未完成甘孜州歌舞数据库曲库的任务。

  二是设施设备利用不充分。部分县(市)新建“两馆”装修不完善,设施设备缺乏,功能发挥欠缺的问题仍然存在。个别“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存在被占用的现象。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还未达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乡村两级文化场所及设施均无专人管理,也无专人负责组织群众文艺活动等工作。

  三是公共服务能力还不够强。提供经常性文化服务还不够,主要集中于重大节庆文艺活动和送文化下乡等。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文化活动和产品还相对较少。一些图书馆、农家书屋还存在读者少,书籍阅览率低的现象。互联网和数字媒介的普及使用不足。

  四是队伍建设还未得到改变。全州文化队伍基层组织力量单薄,职能多、编制少,人才队伍质量差的问题仍然存在。乡镇文化站职能严重弱化、管理人员不齐、职责不清。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组织能力不足、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县级艺术团隐患突出,流转困难,人才进不来,过龄人员出不去的“死循环”现象未得到改变。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全州公共文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上下同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整体推进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应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作为基层考核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并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将对不重视或推进不力的,在全州范围内进行通报,限期整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的推进力度。强化全州文化行政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点面结合,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突破创新

  各级政府要加强和完善全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全面推进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加大对各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广电全媒体中心、三个片区非物质文化演展中心、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等项目的建设力度。对未达标的县级“两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场所进行标准化改造。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化服务提档升级,提升覆盖传播能力。

  (三)内外兼修,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优质高效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国家级评奖和艺术、出版等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开展优秀文化遗产、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和优秀出版物推荐活动。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及双语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少数民族语言文艺作品的创作,提高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播映能力。立足基层,建立真正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专业队伍,加快各县组建“格桑花”艺术团、乡村组建业余演出队的力度。落实乡(镇)文体广电员编制、人员、职能三到位以及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人员,推动全州文化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常态化。依托“十百千工程”,加力引进采编播导、文创策划、市场经营等紧缺人才,着力培养本土人才和业务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形象优良”的文化队伍。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