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经验交流

依法履职 强化监督 推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大提升

时间 2021-12-31 来源
[ 字号大小:]
 江安县人大常委会

  加快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农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江安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工作监督职能,立足江安农业特点实际,坚持推进以市场为主导,以特色产业为重点,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化、产品品牌化建设,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围绕增加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产业市场,加强产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加大监督力度,有效促进了我县突出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了大提升。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四川省产粮大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柑桔)强县。主要是狠抓“五项建设”,夯实“五大基础”。

  一、狠抓硬件设施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对涉农方面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以及开展对新农村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的调研和审议,督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加大对基础设施条件不配套等方面工作的落实。一是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加强对现有水利设施配套的改造。二是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造中低产田土,建设标准粮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造高标准农田3万亩;实施林、田、路、园、池综合实施建设。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劳动效率。全县已实现农机总动力18.92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1%,常年提水保灌面积13.2万亩,年建设机耕道100公里以上。

  二、狠抓农村组织化建设,夯实经营管理发展基础

  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工作委员会专题调研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情况,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一是县政府专门设立科技进步奖,对突出的科技成果予以奖励;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业服务体系,着力推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开展了农村经济人、职业农民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二是引导建立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县已工商登记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08个、家庭农场119家。拥有注册商标的专业合作社20个,拥有产品质量认证的专业合作社30个,拥有地理保户标志的专业合作社1个,15个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4个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9个县级示范专业合作社。

  三、狠抓市场体系建设,夯实农产品市场化发展基础

  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督促县政府加强市场的配套服务功能。一是突出核心示范,以点带面建立产品生产基地。整合全县农业发展资源,建立了万亩柑桔基地、万亩密本南瓜基地、万亩大葱基地,打造全省高粱生产第一县。依托酒类龙头企业,各类农业经营组织、生产大户,助推“公司+大户”、“公司+协会+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实施订单农业,年实施订单生产20万亩。整合资金近2000万元,围绕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项目建设,集中打造水果产业大环线和万亩大白李示范片。以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平台抓循环农业,建设绿色蔬菜基地1.2万亩,实现产值5000万元。创新种植模式打造“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种植基地11.31万亩,基地实现平均纯收入4300/亩,总纯收入5160万元,比单种高粱增收3614万元;二是建立农产品集散地。建立了一批蔬菜、水果等批发市场,怡乐大葱、密本南瓜等有稳定的市场供销渠道,畅通了产品流通渠道;三是建立农业信息网。建立了农业信息网,发布即时信息和农业产业发展动态,发布商品需求信息,实施农产品产量与价格监测预警

  四、狠抓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夯实品牌发展基础

  为切实解决我县农产品市场化水平不高,创建商品品牌意识谈薄、信息闭塞、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加大对农民专合社组织建设的监督工作,督促县政府推动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健康有序推进。一是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怡乐大葱、红桥大头菜等8个地方特色产品在工商局注册了商标,12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江安县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整体认证,江安夏橙、江安大白李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江安大白李、蜀百海园牌桶装饮用水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二是建立质量追溯制度。要求万亩核心生产基地、主要农产品及销售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销售档案,实施严格的产品质量追溯制,有力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定期开展质量抽查。对农贸市场、农产品超市、学校食堂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等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定期发布产品质量信息;四是做大做强品牌。围绕市场抓生产,集中力量打造有机高粱、无公害夏橙、江安大白李、“竹海仙芽”、“云竹翠”茶叶等品牌。建立有机高粱生产基地1万亩、早茶基地0.5万亩、江安大白李基地0.5万亩。

  五、狠抓创新农业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县人大常委会重视和督促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休闲农业。将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乡村旅游相结合,提升农业内涵和价值。形成了如葡萄园采摘、柑桔采摘、橙园亲子游活动以及橙花节、荷花节等综合发展模式;二是创意农业。将我县农业产业基地与科技教育、实践培训等有机结合,建立创意蔬菜示范园,用于青少年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习基地。三是循环农业。以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为核心,在各养殖点建立种养循环农业。在怡乐麻衣坝,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万亩大葱基地,建设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四是机制创新。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农业经营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土地经营集约化。

  江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兄弟市州县相比差距较大,还面临诸多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下一步我县将从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一是围绕特色产品创名牌,挖掘产品价值,突出产品核心作用;二是实施综合开发,集中打造示范区,提升产业综合带动作用。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兄弟市州区、县的学习交流,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推动我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