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部署。2011年12月,眉山市委出台了加快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的决定,眉山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决定,充分发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监督职能等独特作用,全程参与,积极促进市政府推动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工作。
一、市委决定出台前积极建言献策
眉山市委出台加快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前,专题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进行研究。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参加会议并就如何加快发展、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及农用土地安全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二、积极激活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要素
一是督促科学规划落实。眉山市按照国内领先、宜业宜居宜游、“全域产业化、全域景区化、全域生态化”的思路,编制完成了“三园一城”和七大片区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常委会连续三年开展了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将“三园一城”和七大片区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发现问题,提出审议建议,交由政府办理,切实督促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科学规划落实到位。
二是支持发展资金投入。为加快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发展,常委会批准将加快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监督专项资金的运行,并对眉山市近年新引进93个农业项目,特别是在农业园区引进了丽阳四季农庄、威尼斯庄园、府海农业观光园、“天府农耕响水六坊”等4个投资上亿元的重大农业开发项目实施财政投入以奖代补进行了审查,促进项目资金落实。支持政府依法依规整合财政、发改、农业、林业等有关涉农项目资金9.3亿元,集中投入到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多色谱林业景观长廊、西部粮仓等38个重点项目。
三是大力助推土地流转和农民转变。常委会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研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险状况调研,督促政府通过抓科学规划促转变,抓产业发展促转变,抓人才培训促转变,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转变,加快推进农民向城镇居民、产业工人、三产经营者、现代农业业主转变。并开展了对银行工作的视察,督促银行单位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推出青年诚信小额贷款、“惠薪贷”等创新型农村金融产品,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大力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农产品价格保险,为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服务和金融保障。
四是督促抓好为农服务工作。为提高眉山农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常委会视察了气象工作,听取了市气象局关于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情况的汇报,督促全市基本建立了面向农村,面向业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服务体系。为督促解决现代农业用水问题,常委会视察了通济堰环境生态供水情况,多次开展了黑龙滩水质情况检查调研,提出了相关整改建议。为提高现代农业农机普及率,常委会开展了农机化工作视察。督促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突破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播机收、油菜全程机械化,积极探索蔬菜、水果、茶叶生产机械化。
三、积极助推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新型主体培育
为助推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新型主体发展,常委会建立了联系制度,确定11名组成人员联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业主大户各1个,解决困难,指导发展。常委会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督促市政府采取扶持措施,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在基础建设、教育培训、项目实施、土地流转等向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业主大户倾斜。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眉山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达20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2家,市级龙头企业95家,县级龙头企业88家,企业基地建设159万亩,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商标的企业19家,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52家。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社2168家,建立了市级示范合作社评定机制,积极探索联合社、综合社等新型合作社发展模式。成功创建全国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48家、市级示范社118家。制定了《眉山市家庭农场认定试行标准》《眉山市家庭农场认定登记暂行办法》。经工商登记的家庭农场达到215家。全市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带动农户53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9%。
四、积极助推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为加快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进度,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对全市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视察。重点视察了市委确定的东坡区泡菜产业示范基地、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仁寿现代粮食高标准基地、黑龙滩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青神竹编产业基地,听取了市、区县政府汇报。结合视察发现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了“在抓好现代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确保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抓好农用土地安全管理和搞活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发确权证书,把农户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固定下来,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质增效”等3条视察建议。视察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有力助推了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目前,眉山初步形成水果、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茶叶和中药材等具有明显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形成了泡菜、乳制品、生猪、林竹、茶叶、饲料等六大加工集群。“中国南方奶都”、“国际竹艺城”、“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正在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