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我们家的文学梦

时间 2019-05-17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号大小:]

  1979年夏天,对于母亲来说是人生中最遗憾的日子。当时,母亲得知自己离中师录取线仅差三分,茶饭不思,躲在房间里独自哭泣。一向喜爱的文学,从此就要说再见了。

  “爸爸,我想去复读。明年再考!”母亲带着祈求的语气对外公说。“你若复读,两个哥哥咋办?我们家经济状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外公背过身,生硬地拒绝了母亲的请求。这一幕,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都耿耿于怀。

  母亲终于还是没能去复读,也没能去读高中。由于外婆去世比较早,辍学后的她,主要精力就是帮助外公操持家务。身体虽然瘦小,但母亲要强,很快就成了农业的一把好手。家里的生活虽穷了一点,但却被她安排得井然有序。

  1983年,一股电影风暴席卷城市与乡村。在镇上的电影院,母亲第一次遇到了父亲。母亲说,她之所以会选择父亲,其实就两个原因:一是父亲长得帅;二是父亲能写漂亮的情诗。父亲缺点很多,悲观,懒惰,从不做家务,还爱打牌。在村里,很少能看到父亲拿锄头去挖地,也很难看到他挑水砍柴。父亲说,他要当一名优秀的诗人,哪能做这些体力活呢。于是,父亲就在爷爷分给的几十平方米瓦房里,搭建了一张方桌作为自己的“创作平台”。

  每天,父亲在自己的方桌上,练习毛笔字和写诗。但他的努力,却并未收到丰厚的回报。后来,父亲唯一能拿来“炫耀”的则是:“想当年我写的一组诗,还得到过《巴山文艺》编辑部的回信,稿件上密密麻麻写了修改意见!”然而,父亲说这话时,带着些许的自嘲。

  1992年,父亲去了广东打工,母亲留在家里务农。父亲依旧没能改变懒惰的毛病,在厂里干了半年后,就辞职寄宿在大姑家研究起了他的剧本。他说,当不了诗人,就当编剧。但是,鼓捣了大半年,父亲依旧没搞出什么名堂。再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更为猛烈了。父亲带上母亲,又辗转去了福建打工。对于文学,他们深深地藏在心底,再没提起。意外的是,父亲开始勤快起来,进了工厂,当了主管。紧接着,又做起了服装生意。于是,我们家的瓦房换成了两层新砖房,粉刷了白色的墙壁,室内还安装了村里第二部家用电话。

  2004年,当父亲母亲在做服装生意时,我正在县城的一所高中鼓捣诗歌和小说。有一次,父亲回到故乡,穿着一件刚流行开来的皮衣,油亮油亮。当他得知我上课看小说,耽误了学业,火冒三丈:“别瞎折腾文学,浪费时间,读书要紧!”那时,父亲完全不支持我爱好文学。因为,他不想我成为另一个自己。

  再后来,我也高考了。然而,命运或许给我开了一个玩笑。母亲说:当年成绩比我差的都进了国家单位。而我也不得不感叹:一起玩到大的同伴,如愿考上了北大和清华。而我也没能离开故乡的土地,无奈去了离家百里的师范院校。

  大学,我依旧没能丢掉对文学的热爱。正如,母亲没有丢掉她常年的唠叨一样……或许,细节决定成败,痛点影响人生。有一年,父亲回到故乡,给我做陪读。“儿子,好好读书吧。其他什么都不要考虑。”那些年,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包分配了。父亲虽然在外地打工,但常关注时事新闻。为了让我提前找到就业的机会,他请了我们村一个知青吃饭,因为他儿子在我们的县教育局。当看到父亲赔着笑脸,在知青面前弯腰的背影,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其实,我们总把梦想挂在嘴边,却从未去努力与奋斗。真正的梦想,总是要自己去经历风雨。

  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一切都应有所改变。我经常一个人呆在寝室,每天认真看书、记笔记,写作。很多个夜晚,我坐在电脑旁,敲击着键盘,输着文字,编写一个又一个故事,文章一篇又一篇被发表。源源不断的稿费,让我生活变得富足起来。大三那年,我还幸运地从全国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2008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0强。另外,也出版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

  毕业以后,虽当过记者,干过警察,任过秘书,但我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利用工作间歇,我写了不少作品,并被几所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

  2012年以后,远在沿海的父母,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回到了故乡创业。母亲在老家镇上开了一家药店,父亲进入了村委会当文书。平时,他也爱写写毛笔字,家里的对联都出自其手。有时,父亲还将写好的打油诗用微信发我指正。倘若,我提出了什么批评意见,他一点不乐意:“想当年,我要是坚持,可比你写得好多了!”

  紧接着,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农民工回到故乡,有的进入茶厂,有的进入农园,还有的做起了农产品生意。再加上精准扶贫政策的惠泽,极少数生活困难的贫困户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和保障。母亲开始变得爱打扮起来。有一次,她专门到我居住工作的成都买时尚衣服,说要去参加即将召开的同学会,地点就在都江堰。我说,你不羡慕她们了么?母亲平淡地笑了笑: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有啥可羡慕的呢。

  最近,父亲打来电话,称镇上通过了全省的扶贫验收,村民的生活红火了,日子好过了。他还兴奋地说,很快他就要整理一本诗集,名字就叫《中国梦》。听到这时,我心里由衷的愉悦,仿佛看到父亲的梦想,开出了美丽的花。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