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州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不断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不断探索和开拓代表工作新领域,人大代表真正“动了起来”,“忙了起来”,代表工作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巴州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青宁对此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聚是一盆火,散作满天星。这正是巴州区人大代表工作的真实写照。
聚是一盆火
作为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不论是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还是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他们总是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一心,凝聚成一团团智慧之火,为民代言,为民行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对人民的庄重承诺。
镜头一
审议报告热情高
早春 2 月,春寒料峭,但巴州剧院里却暖意浓浓。 2008 年 2 月 25 日巴州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在这里隆重召开, 301 名人大代表如期参加了本次人代会。 2 月 26 日下午,参加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位代表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开始分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各抒己见,气氛相当热烈。“教育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张平阳区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继续实施城区学校挖潜扩容的具体措施,将解决入学难问题列入 2008 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巴州城区教育目前正处在攻坚克难的爬坡阶段,公办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将造成数千名小学、初中毕业生上学难,超大班现象仍较突出,尽管去年区政府投入了 2000 多万元,有效缓解了超大班和入学难问题,但今秋入学难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大投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满中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区人大代表王必义直指当前教育所面临的矛盾。
“张平阳区长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为取向,大力推进城镇建设,我认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加强城镇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升乡镇综合实力,有利于改善民生,而且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和服务。加强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提高效能,要着力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区人大代表李永果对推进城镇建设建言献策。
“我来发个言,对政府工作提点建议。”作为列席本次人代会的代表、巴州区梁永镇党委书记徐元富在参加曾口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心情激动地说。他说,这次参加区人代会,他感到很荣幸,接到会议通知后,就为参加会议作准备,通过走访乡镇人民代表、部分群众,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等方式,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书面材料。
在本次人代会上,大会共收到代表 10 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 21 件(经审议 1 件纳入议案,其余 20 件全部转入建议),建议、批评和意见 148 件,范围涉及教育、卫生、农业、水利、交通、民政、人事、城建等各个方面,内容涉及到巴州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凝聚了广大代表关心、关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真情。
镜头二
为群众解烦忧
终于可以打开窗户,呼吸春日里的新鲜空气,终于可以免受噪音困扰,踏踏实实睡安稳觉,终于可以和家人在小区享受一天的生活……如今,生活在巴州区钟鼓楼街的居民们过得格外舒心。因为在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下,钟鼓楼街变成了休闲步行街。而昔日钟鼓楼街是一处菜市场,菜贩们一大早贩菜用的三轮车马达声让人难以清静地睡到天亮,特别是为难了上学的孩子们,杀鸡杀鸭烧猪蹄的煤烟、废气、污水让人窒息……曾几何时,居住在钟鼓楼街的上百户居民有窗不能开,有家无安宁,饱受着这个城市中心区域菜市场脏、乱、差的长期困扰。为此,冯天万等十几位市、区人大代表专门提交建议,呼吁相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此事引起了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于是展开联合大检查,建议区政府搬迁菜市场,还老百姓一个安宁。在经过多方努力下,菜市场搬出了中心城区,钟鼓楼街功能重新定位,于是有了近千万元资金投入到钟鼓楼街的改造。在如今的种鼓楼步行街,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整洁的街面、明亮的店堂、人性化的街道、柔和的街灯……“我们现在的步行街可以与成都的春熙路媲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
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一个主要手段,议案和建议已经成为人大代表积极反映群众意见呼声,努力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一个重要途径。村村通公路了,老百姓也可以吃上自来水了,进城的农民工子弟有地方读书了……在一份份议案、建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急难愁”问题得到解决。
翻看历年人大代表所提的议案和建议档案,人们不难发现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始络合着时代的脉搏,随着城市的发展,小街小巷变整洁了,变明亮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代加快,农业产业化提上了重要日程……虽然议案、建议的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始终是人大代表记挂于心头的事。为了将代表的真知灼见落到实处,如今,巴州区常委会每年都会选择一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或问题比较集中的代表建议作为主任会议或专门委员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由常委会分管领导把关,相关专门委员会拟定督办计划,具体负责推进。
镜头三
搭建平台履职忙
增强代表工作实效,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举措,代表们在区人大常委会提供的广阔平台上积极履职。建立代表联组,是巴州区人大常委会为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一项创新之举。今年人代会后,区人大常委会先行在清江镇开始试点。清江人大主席团以区人代会期间的代表团为基础,组建了由代表团团长任组长的片区人大代表联组,在片区所在地各乡镇分设了 6 个代表小组。为加强代表组织工作,代表们经集体讨论,建立了代表联组学习培训、代表联系选民、代表述职评议、代表调查视察执法检查、在代表中开展“六个一”活动、代表活动履职登记、代表退出等“七项”制度。“这些制度未真正落实前,没有多大压力,现在不一样了,代表不履职就要被罢免,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市人大代表施于泽深有感触地说,跟施于泽一样,代表退出、代表活动履职登记和代表评价考核等制度让全片区的人大代表感到了压力和责任,同时也进一步增旨了工作的动力,激活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从今年起,巴州区人大常委会还为每位人大代表发放了一张代表活动卡和一本年度履职手册,一年中参加了哪些活动,履行了哪些职责,取得了什么成效,一目了然。同时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扶贫开发、交通建设等多项专题调研,让广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动起来”、“忙起来”。
区人大常委会还主动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和重大事项征求意见会,邀请代表参加专题视察,参加重点监督……一系列的举措,扩大了代表对各项工作的参与,开辟了畅通的民意上传通道。
散作满天星
作为人大代表,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为民谋事是常挂在他们心中的大事,他们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发挥专长,为民服务,就如遍布在夜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明星,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镜头一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代表
“ 3 月 22 日下午和晚上及 23 日下午,我通过对巴城四巷子和鸿运宾馆周围的 20 余家网吧进行明察暗访,发现网吧里上网人员中仍然有不少中小学生,并且没有登记,与 3 月中旬人大常委会在《四川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中出现的情况迥异……。这种现象让人非常担忧!” 3 月 25 日,在巴州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的十一次会议上,常委会委员、巴中中学校长王必义的发言语惊四座。今年 3 月中旬,他去参加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巴州城区的文化市场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所检查的网吧中却只有极少数未成年人进入,这与学校老师和家长反映的情况有很大的出入,为弄清实情,他决定再次对城区网吧进行明察暗访,于是他组织学校的部分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城区一些网吧进行了三次暗访,重点调查未成年人上网情况,形成了《对网吧治理的思考》的调查报告。这一份调查报告在当天的常委会上反响强烈,引起了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破例将其列为会议审议参阅材料之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作为一名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我有责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常委会组成人员,我的职责就是对常委会会议审议负责。”王必义如是说。
“李书记,我插一句话。”在清镇海生街代表活动室,年满 60 岁的市人大代表黄飞琼当场打断了清江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李永果的发言。“我觉得乡镇一级不能光谈困难,抓好代表工作关键要看党委政府是不是重视代表建议。就拿清江场镇路灯亮不亮一事来说,我们几位代表连提了三、四次建议,都没得到解决,是不是区里廖伦志书记和刘青宁主任今天要来,怕我们在会上说,昨晚就亮起来了?”黄飞琼代表的发话让听者有些诧异。而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已满 60 岁,但她干工作的热情不减,锐气未减,精力没减,修建清江镇通州南街,修路队伍中有她的身影,参与集镇综合治理,宣传队伍中必定能听到她的声音,街道人民调解室必定有她的脚步,用她的话说:“当人大代表就是要敢说、敢做,人大代表就是要维护老百姓的利益。”
为民、务实、尽责这正是代表们履职的真实写照。
镜头二
不当甩手代表
“作为一个农民,我没想到这辈子能当上全国人大代表,更没想到能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更要百尺竿头,发挥我的专长,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再用劲,再出成绩……”见到全国人大代表曹家福是在他的果园里,作为巴州区清江果药苗开发研究会会长的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岗后,倾其家产,在清江镇塘坝村租赁荒山 100 亩建起了巴州区农村第一个名优水果推广示范园,当时在全省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今由他负责的协会会员已由最初的 21 人发展到 5360 多人,会员遍布四川、广西、贵州等 3 省 4 市 100 余个乡镇,在协会的带动下, 1 万多农户靠水果走上了致富路,会员年增收 5000 余元。走进他的家里,看到的都是有关果树栽培技术方面的书籍,他说办起培训室,就要准备一些资料,来培训的人既有书本上的东西补充,又有我亲自讲授,接受起来要容易得多。今年他已组织培训会员(也有附近的村民) 3 次 100 多人次。“在巩固已有基础和成效的果业方面,今年我重点是发展核桃,带领乡亲们把核桃产业做起来,我们这里有条件,不能让山荒起。”他说,他正准备带 5 个会员外出到山东寿光考察现代农业基地,到陕西杨村考察核桃果业商品化基地建设。已满 60 岁的他脚步显得更急忙。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要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在闭会期间,更要发挥好代表作用,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之中去,帮助群众解难兴业致富,不能当甩手代表。”初识杨峻,瘦高的个头,言谈举止文质彬彬,很难将他和七星寨村党支部书记联系上在一起,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宁愿放弃在温州一台资企业优越的待遇不要,回家从事生猪养殖业,并于 2006 年当选为七星寨村党支部书记和市人大代表。从他任村主任那天起,便带领乡亲们修路,建池,改善办学条件,建起标准化村卫生站,搞种养业,开发劳务。如今,原先贫穷落后的七星寨村户户有稳定的收入,家家有漂高的住房,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清新、和睦、安康的农家景象,成为了巴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了“全国整村推进先进村”,被省环保局命名为“生态农业示园”“四川省生态文明村”。
“你垫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哟。”“钱收不收回来是小事,关键是不能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区人大代表梁永镇驷马村委会主任程仕豪带领村干部于当天下午一起走家串户,一边安慰灾民,一边积极开展自救,在短短七天内完成了全村 169 户灾民的房屋维修。为把 59 户重灾户的新户建设好,他从自己的预制厂里调来挖车、铲车,并投资 5 万元修通了一条长 500 米公路;为保障施工,解决缺水缺电问题,他又自己垫资 4 万元,接通了动力线和自来水管;为给孤儿建房,他主动帮扶全资建好。据统计程仕豪代表为支持灾后重建共垫支了 10 多万元,而这笔钱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怀为民之心,履为民之职,这只是巴州区各级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一个缩影。他们听民声,表民意,不辞辛劳;他们谋发展,促和谐,锲而不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了对选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