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当代表,为自己定下“四准则”

时间:2008-11-26来源:人民权力报
  

  代表名片:古苇,女,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隆昌县隆桥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古苇这个名字和她的“隆桥”公司与抗震救灾的消息一起,传遍隆昌县城的大街小巷。地震发生第二天,古苇就派出隆桥公司5名职工参加第一批民兵突击队,第一时间赶到安县晓坝镇参加救援抢险。在古苇的激励下,该民兵突击队深入到茶坪乡、秀水镇救援,还到唐家山堰塞湖协助疏散群众上千人。隆桥的职工得到市军分区的表彰,其中有3人火线入党。

  “人大代表的每一项职责都是人民的重托,都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人民群众共甘苦,这是一个人大代表应该有的基本素质。” 古苇代表告诉笔者:“作为企业的领导,日常工作极其繁重,如何处理好代表职务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我面前的实际问题。”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大事,但代表的责任更重大。为科学合理地处理代表职务和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促进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古苇为自己定下了当代表的‘四准则’,即尽心履职、勇挑重担、以身作则、助人为乐。

  古苇长期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社会经济问题,5年内领衔撰写8份建议,内容涉及天然气资源利用、企业税收、企业职工工伤、养老及失业保险等方面。在履职过程中,古苇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代表工作的标准,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深入了解民意,充分反映民声,广泛集中民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她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感到,中小型企业发展因资源不足导致生存和发展困难重重,于是提出了《企业要走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落实。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古苇身先土卒、大胆管理、全面运筹、开拓创新,“隆桥”品牌价值巨增,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长。古苇认为,隆桥化工的发展得益于企业改制,得益于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得益于技术创新和精、细、严管理。隆桥化工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创新的政策效应,在科技开发上做文章。2005年投产运行的“双一段换热式直接转化”工程,是公司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短,节能降耗最明显,产量增幅最高的技术改造。2007年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联醇工程,在今年投入运行,就为企业增加了双倍的效益。古苇认识到,创新是国家兴旺之基,更是公司生存发展之本,公司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必须走科技发展之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企业如何保持实力,为我省实现“两个加快”的要求作出贡献,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现状,应该提出哪些建议?目前,古苇正在积极思考这些问题,为尽早提出成熟的建议做准备。

  企业发展了,但对社会的环保责任不能忘。近几年来,公司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闭路循环水系统,利用新技术解决水中泥垢,完善水处理系统,水重复使用率达98%以上,年节约用水达600万吨,现在公司基本无“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产生。

  古苇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公司座落在隆昌县最偏远的桂花井乡。该乡的自然条件较差,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古苇积极支持桂花井乡建石桥、修学校、修市场、修公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该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