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人大代表——闪耀的“民星”

时间:2008-12-17来源:未知
  

  “全区198名区人大代表如何在闭会期间更好地发挥作用?现在,我们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了!”说这话时,成都市锦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毅云一脸欣然。这把“钥匙”就是抓住基层街道人大工作室的“牛鼻子”,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就像在代表与选民之间结了一张大网,有效聚合代表资源,代表履职更有劲,代表和选民更贴心。“民星”——是选民对区人大代表亲切的称呼。

  接触选民“零距离”

  画外音:在成都市锦江区各街道人大工作室,人大代表的情况都向社会公示,代表接待选民实行“半月一见”已成制度。手持“代表联系卡”,许多选民都说:这样的“代表名片”可是响当当的!合江亭街道辖区人大代表陈戒权的故事可算是众多代表积极履职的缩影。

  “这个家,究竟搬不搬呢?”几天来,陈戒权代表陷入矛盾中。前不久,儿子为尽孝道在城郊给老两口买了套高档住宅,可陈戒权却另有一番心思——自打2006年底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后,常有选民拿着“代表名片”找上门来反映问题,这一搬家,选民上哪儿去找自己呢?老陈最终下定决心:这家,不搬了,我可不当“挂名代表”!

  走街串巷、深入居民院落了解社情民意是陈戒权每天必做的功课。龙王庙正街下水管道不畅,污水四处横流;南街餐馆随意倾倒脏物脏水,臭气扑鼻,相邻住户只能长期关窗闭户……陈戒权把情况反映到合江亭街道办事处,立刻引起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党工委领导和老陈再次到实地调查,提出解决方案,督促相关部门更换了下水管道,还对路面进行整修,很快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该路段住户的大难题。题图为陈戒权代表(左一)深入调研社情民意。

  建个履职“加油站”

  画外音:每逢双月,锦江区各街道辖区的人大代表们就会聚在一起,紧紧围绕辖区经济社会事务的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活动。代表们在学习探讨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他们把“双月活动”笑称为履职的“加油站”。地处“五朵金花”景区的三圣街道辖区邓志根代表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收获。

  翻开手中的笔记本,邓志根对每次“双月活动”都能如数家珍:“6月,我们到都江堰灾区慰问……”,“8月,我们到清水河、浣花溪公园,带着问题思考‘五朵金花’的差距”,“10月份,我们又学习讨论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两年前,邓志根被选民联名推荐选举为区人大代表,他坦言,当时热情很高,但没有履职经验。两年来的“双月活动”帮助他在履职中更加得心应手。“双月活动”还促成邓志根和更多的代表写出一篇篇精彩的调研文章:《关于幸福梅林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传统农业如何向休闲旅游业转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智慧的结晶都为“五朵金花”的深度发展注入了汩汩的生机与活力。许燎源代表还将自己设计的创意博物馆驻在了三圣乡,何相达代表更是为幸福梅林的深度提升倾注心力。

  代表吃下“定心丸”

  画外音:为确保代表建议办理取得实效,锦江区街道人大工作室探索出“三访两见面”的新举措,即“办前初访、办中走访、办后回访”,在办理过程中与代表至少会面两次,力求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将镜头对准了成龙路街道人大工作室。

  10月2日,随着夜幕的降临,居住在锦江区成龙路街道大观里小区的居民惊喜地发现,小区道路两旁四年没亮过的29盏路灯全部亮起来了。大观里小区是城乡结合部的拆迁安置小区,住着4000多居民,四年来因开发商未按规定移交市政相关部门致使路灯长期不亮。从2006年底开始,杜必胜、岑朴秀等区人大代表多次提交建议,呼吁尽快解决问题,建议最终转交成龙路街道办事处办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杰和代表们多次来到大观里小区勘察,组织召开有开发商、市政路灯管理处参加的协调会多次和代表搭建沟通对话平台。争议最终得到解决,在“办后回访”阶段,杜必胜等代表郑重签上“很满意”三个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