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同胞的家园,吞噬了数千条鲜活的生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今年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寒冬已至,受灾群众有没有足够的御寒物资?生产生活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12月4日以来,广元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满怀对灾区群众的一片深情,不畏严寒,奔赴农村、企业、工地围绕“全面夺取双胜利,重建美好新广元”的主题,就广元市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进行了集中视察。
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不等不靠
震后的广元,依然山清水秀。代表们所到之处,无不令人欢欣鼓舞,受灾群众已从灾难的阴霾中蓄积了重建美好家园的希望与力量,全力以赴投入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在”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川县,到处是红旗飘扬,一幅幅醒目而又催人奋进的标语映入眼帘:“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坚强勇敢的青川人民在灾难面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
为了争取在春节前让更多的受灾群众住进安全温暖的新家,广元市及各县区全力以赴加快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要求,坚持灾后恢复重建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统筹利用土地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时,对前阶段自建过渡房和永久性住房建设进行调查摸底,对农村过渡性住房进行加厚加固处理,提高防风防雨防寒保暖的能力。
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如火如荼。在离青川县凉水镇不远的公路旁边,六套一楼一底的钢木结构房正在加紧修建,抬木料、推木板,村民们正忙得不亦乐乎……据介绍,5.12特大地震使全镇房屋全部垮塌,为尽快让受灾农户早日住进新房,温暖过冬,该镇采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统筹协调,以点示范等措施,强力推进永久性农房建设。目前,全镇已开工1336户,竣工426户,部分农户已住进永久性房屋。
在利州区大石镇前进村农房重建集中安置规划点上,村民们正忙碌着搬运建材、搅拌混凝土,施工人员正在打基础,做圈梁,各项工序井然有序。代表们对该镇采取的政府统筹、邻里互帮、政务公开、建材特供、“错峰”建房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看到一栋栋新建的农房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受灾群众越冬安置得到保障时,代表们心里感到非常满意。同时,代表们还纷纷就进一步推进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和受灾群众安置提出建议。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材特供机制,加强物价监管,把价格干预措施落实到生产、供应、调配、监管等各个环节,确保建材生产供应和物价稳定,最大程度降低受灾农户建房成本。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农户科学建房,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全国人大代表左万军建议,灾后恢复重建,加快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是当务之急,但最终要着力农村产业发展和企业恢复生产,这是解决老百姓就业和增收的根本问题。
受灾群众越冬安置:守住底线
“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有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战胜”这是笔者随视察组在灾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真没想到啊,要不是党委政府关心和邻里乡亲帮忙,这么快就搬进了新家是不可能的”。在剑阁县城北镇民主村,村民张大爷正在刚刚修好的新房院坝里晒太阳,乐呵呵的向大家摆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门前的竹竿上挂满了刚刚腌好的腊肉、香肠。在绿树红花的映衬下,一排排新建的川北民居展现在代表们面前,家家户户窗明几净,客厅、卧室宽敞整洁。灾情发生后,剑阁县率先在全省及时启动了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尊重农民意愿,受灾群众不等不靠,努力抗灾自救。在重建中,以农户自建为主,就地采用原有材料,政府协助,部门协调配合,所有自建房将于2009年春节前搬入新居。“眼看寒冬一天一天逼近,要想办法加快进度,早日让受灾群众搬进新房”,省人大代表、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安均再三叮嘱镇村干部,“我们不能让受灾群众在遭受了特大灾难之后,再经历一个没有御寒衣被、没有御寒场所的寒冬。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守住“一个底线”,千方百计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健康过冬。”
这次大地震,很多农民房屋没有了,几十年的积蓄化为乌有,生活没有着落。广元市政府始终把受群众安置,尤其是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健康过冬作为当务之急,着眼于防范极端寒冷气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攻坚月”活动,各县区强化责任落实,及时兑现国家政策性补助,组织调运、储备、发放棉被、棉衣、粮油等物资。目前,全市已储备了基本满足受灾群众三个月生活需要的粮食1.7万吨、油850吨,并将物资逐级储备到了乡镇、村和居民点,一发放棉衣棉被约60万床(套),储备了3200万元的药品,近10万套日常生活用品。同时,认真抓好卫生防疫和安全饮水,确保所有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基本医疗、有临时住处。 灾后产业恢复重建:资源转化
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是载体,产业是重要支撑。推进灾区产业发展,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增强灾区“造血”功能,最终要体现在项目建设上。今年以来,市政府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通过对资源整合、规划布局,狠抓项目投入和工业产业园区建设,着力产业引进、产业培育、产业集聚、产业发展,目前经济开发区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大批知名企业陆续进驻园区发展,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代表们来到位于旺苍县白水段的九龙山——广元输气干线工程进行了视察。九龙山——广元输气干线地跨广元市苍溪、旺苍、元坝两县一区,总长度65公里,总投资3.8亿元。一期工程苍溪九龙山新观站至旺苍白水站输气管线总投资1.7亿元,该工程在短短的35天建成投产,创造了四川油气田输气管道建设史上的奇迹。代表们通过视察了解到,该工程的建成,不仅破解了九龙山气田天然气外输的瓶颈制约,成为中国石油在广元地区天然气输送的主干线,而且结束了广元市外供天然气的历史,彻底改变了广元地区民用气用工业用气紧张状况。代表们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快后期工程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为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加快推进天然气综合利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广元市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富民优势。
在朝天镇大巴口广元海螺水泥项目工地上,10余台挖掘机布置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开挖,20多辆工程车转运挖方填方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忙个不停,整个工地显得忙碌而有序。该项目规划建设2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年产440万吨的水泥粉磨和18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以及必要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分两期建设,计划总投资约16亿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灾区重建提供优质水泥440万吨,年发电1.54亿度,可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弃物13.2万吨。年可实现产值17.6亿元、税收2亿元左右,解决800人就业。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石灰石堆场开挖、主厂区回填、厂前区开挖及主体工程动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预计12月中旬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代表们认为,加快工业发展,资源就地转化是重要出路。代表们建议,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储备,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注重资源的就地转化和深加工,狠抓生产型项目投入,不断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骨干企业,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广元经济开发区,代表们详细了解了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园的建设情况。据介绍,四川长虹集团和081集团实施战略重组,以081集团公司为核心,整合长虹旗下的780厂、756厂、796厂和欣锐公司,以10亿元资本注册成立了长虹国有独资的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建设西南大型电子系统装备科研生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该园占地388.5亩,总投资12亿元,于11月19日开工建设,力争2010年底前建成投产,到2011年建成50亿工业园区。省人大代表赖庆润认为,灾后恢复重建,产业发展是重要支撑。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作为重要抓手,把加快建设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努力培育和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省人大代表张华生建议:加快广元经济发展,要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更多大手笔的项目,在承接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时,要力求引进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含量高的项目。
冬日的暖阳洒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看上去安静而肃穆。5.12汶川大地震巨大的能量由汶川映秀经北川传播至青川,多条挤压逆冲断裂和多个推覆构造体在东河口集聚爆发形成,持续时间长达80多秒,地表破裂错距达2米,造成多处山体整体崩塌或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陷。整个区域山河改观,地震烈度达到10度,掩埋群众780余人,是有史以来青川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最为复杂的地震表现形式。9月中旬,为有效保护地震遗址,充分挖掘资源价值,变地震灾难为保护和发展资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浙江省的有力援建下,青川县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启动了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保护与建设工作,公园建设以“纪念、感恩、发展”为主题,于11月12日完成了一期建设任务,目前正在申请创建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等。在听完景点介绍后,代表们自发地向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并献上鲜花。
走进剑门关古镇,川北民居特色的建筑古色古香,隆隆的挖掘机、叮当砌砖声不绝于耳……据介绍,剑门关古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是黑龙江援建的受灾群众住房重建、城镇基础设施恢复和旅游产业培育三结合的重点项目之一。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该镇结合灾后重建,全面实施古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工程概算投资1亿元,于6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遵循“整体超前规划、成片集中改造”原则,深挖厚重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豆腐文化。工程完工后,将有效地展现古镇韵味,提升该镇文化品味,成为剑门关景区的重要景点和休闲、购物、娱乐的重要场所。全国人大代表左万军说,旅游是朝阳产业,推进旅游资源转化,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度
在广陕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一辆辆大卡车在马不停蹄地运送材料,轰隆的机器声响彻山谷……好一派热闹的建设景象。代表们仔细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省人大代表龙洲建议,要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积极争取和尽快开工建设一批有利于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来自四川广元公路运输集团的韩治成代表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汶川大地震也检验了一个地方的交通应急能力,再次印证了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灾后恢复重建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给予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机遇,进一步加强灾区路网规划建设,加大交通投入,提高道路等级,着力提高交通在应急抢险中的保障能力。
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重建家园,我们一起努力。这是人大代表与人人群众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