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大地,崛起风劲。代表工作,与时俱进。1985年绵阳市人大常委会设立至今已走过24年辉煌而不平凡的历程,代表工作也与此同行。历届市人大常委会都高度重视代表工作,把它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除坚持依法做好代表工作,还不断创新代表工作方式,代表工作生机勃发,亮点纷呈,成绩喜人。
亮点一:制度建设谱新篇
无规矩不成方圆。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伊始,就将制度建设作为代表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986年9月27日,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制定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试行办法》,这是我市代表工作第一个规范性文件,该《试行办法》对组建市人大代表小组、代表视察工作、加强同代表的联系等方面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1990年8月10日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试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定了《关于加强同市人民代表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暂行办法》。1992年《代表法》的颁布实施和中央(2005)9号文件的出台,代表工作迎来了春天。市人大常委会以此为契机,加大了制度建设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加强和规范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活动的意见》、《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绵阳市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小组制度》等一系列代表工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使代表工作的方方面面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亮点二:代表约谈闯新路
代表约谈会是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推出的一项代表工作新举措,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建了一个新平台。为搞好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于2008年3月制定了《绵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约谈活动试行办法》。经过精心准备,于同年7月和11月成功举办了两次代表约谈会,约谈的主题分别是“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共有23位省、市人大代表与市政府分管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地交换意见,代表们在约谈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安排专人负责抓落实,收效良好。
亮点三:“阳光作业” 办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督办代表建议新方式,在办理工作上实行了阳光作业。一是公开全部代表建议件及有关事项。2006年4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124件代表建议件的代表姓名、案由、承办单位、承办责任人及联系电话在《绵阳日报》以及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此举在全国首开先河,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了市民和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的积极评价。二是公开代表建议重点件办理情况。11月3日起,市人大常委会陆续将承办单位办理12件代表建议重点件的答复件在《绵阳日报》以及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三是公开全部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将全部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编印成《2006年市人大代表建议汇编》,发至市人大代表及各承办单位。阳光作业使办理工作出现了可喜变化,促使了办理工作提高质量,取得实效,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所提的建议批评意见均于7月20日前书面回复了代表。从收到代表反馈意见看,代表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解决了一批代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市建设局和市燃气集团承办的“涪城区顺河街540多户居民安装天然气的建议”、 市财政局承办的“全市30余个优质生猪扩繁场项目扶持资金未落实的建议”等都得到了圆满解决。
亮点四:建议办理“回头看”
“回头看”是市人大常委会抓建议督办工作的又一次创新。从2006年至今,每年均组织开展了对上一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回头看”检查:一看办理工作成效巩固情况;二看建议续办工作的到位落实情况;三看解释性办理工作答复情况。通过“回头看”,使“关于发展奶产业的建议”、“关于加大梓潼县丘区经济发展示范县支持力度的建议”等代表办理承诺得到了较好落实。通过“回头看”,使承办单位明白:办理代表建议必须一件一件落到实处,否则就过不了“办理关”。
亮点五:“代表直通车”开通
为了加强市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密切联系,拓宽代表在闭会期间反映重要意见的渠道,充分发挥代表作用,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绵阳市人大代表重要信件直通车制度》。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印制了直通车专用信封发给每位市人大代表,使他们用专用信封可以直接向市人大常委会邮寄信件,为代表搭建了反映意见的又一个平台,开通了方便快捷的高速通道,受到代表们的普遍欢迎,直通车信件正源源不断寄来。
亮点六:议案办理规范有效
如何办理人代会闭会期间的代表议案是一项新工作,其办理工作程序法律未作明确规定。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积极探索。2007年出台了《绵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理代表议案工作程序》,为办理代表议案勾画了“路线图”,主要是将过去由市人民政府办理代表议案改由市人大常委会办理,使代表议案的办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同年10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主任会议关于办理两件代表议案的情况报告,作出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治理涪江污染确保用水安全的决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的决议》。市政府认真执行市人大常委会的决议,有力地推进了这两项工作的开展。
亮点七:专题调研成果丰硕
市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至今,每年都精心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了深入扎实的专题调研活动。每次专题调研活动前,都结合实际拟定了专题调研题目供代表参考。据统计,代表共撰写了144篇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及时编印成《绵阳市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报告汇编》,发至市人大代表和相关市级部门,既为进一步开展代表的专题调研提供了借鉴,又为代表提议案及建议批评意见提供了素材,还为“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亮点八:着力打造“助推器”
如何激发工作热情,调动积极性,提升代表工作质量,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有益探索。从2007年至今,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对代表专题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办理代表建议先进单位进行表彰。通过表彰,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为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我市代表工作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