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访省人大代表马洪涛

时间:2010-01-21 来源:人民权力报 作者:孙信志
  

  “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多管齐下。”省人大代表、仪陇县柴井乡狮子头村党支部书记马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他很关注农村产业的“调结构”问题,将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这方面的意见、建议。
  1971年出生的马洪涛当过兵,退伍后在新疆租地搞过种植,又南下深圳开过餐馆,最后回家搞生猪养殖,是当地的养猪大户。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后,他带领村民修了5公里长的通村水泥路。“开展好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大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支撑。”马洪涛说:“农村产业要壮大,必须要调整好产业结构,但农村普遍缺乏产业带头人、资金、规划和龙头企业。”
  “狮子头村有298户农户,全家外出就有120多户,还有不少人在家乡附近打短工。现在在家的只有老人和小孩。”马洪涛以本村的实际情况为例指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劳动力,特别是缺乏能人、带头人;产业结构往哪方面调,政府缺乏规划,或作了规划,但执行缓慢;实践中没有专业人才来指导,群众很茫然;一些农户想扩大种养殖规模但又面临资金难题,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差。“2009年我养了760头猪,亏了5万。”马洪涛说,我们承受不了猪价的大起大落啊。
  马洪涛建议,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提升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的能力;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合理确定一两个产业,尽早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加农户的模式,扶持专业合作社,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拓宽产销新路子。“调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马洪涛特别指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还跟不上,希望政府一定予以重视,搞农业产业没有水同样搞不成。“‘输血’很必要,能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马洪涛还建议,要给专业户或专业合作社采取低息或贴息贷款,解决资金难题。比如,蚕农卖蚕茧,如果价格低了,就烘干了存起来,等到淡季才卖,一公斤要高出10多元。而建设一个30吨规模蚕茧烘干房,要花50万元,这就需要政府低息或贴息贷款才能建起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