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刘沧龙在人大会上提出建议
日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刘沧龙,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当前和今后为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必须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彻底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他的这一建议在人大会议上受到积极关注。
刘沧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企业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经济领域的“弱势群体”,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生死考验,特别是“负担重、融资难、门槛高”已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大顽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亟待解决。
他说,处于全球经济危机之中的中小企业,目前陷入如下困境:1.融资艰难、资金短缺使中小企业“失血”严重;2.成本上升、税费趋重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负担;3.市场萎缩、产品滞销使中小企业现金回笼困难;4.效益下降使中小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增加;5.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受害最重,而在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受益最小,不少企业被迫停产停业,甚至倒闭破产。
刘沧龙认为,民间投资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仍未彻底突破。虽然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电力、电信、铁路等原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和领域,但五年多的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垄断行业准入上仍还遇到大量“看得见、进不去”,一进就“碰壁”的“玻璃门”,或者是“看得见、进得去”,但一进去就被弹回来的“弹簧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仍还遭遇着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这极大地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如: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
谈起非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刘沧龙如数家珍:改革开放30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济增加值已占全国GDP的65%左右,占全国经济增量的70%-80%,占财政收入的55%,占全国税收增量总额的比重为95.6%,占城镇劳动就业总数的80%。四川也如此,2009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已达76663.16亿元,增长17.8%,对全省GDP贡献率达到64.1%,拉动了全省经济增长了9.3个百分点。2009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国税收入达到605.02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比重69.09%;民营经济地税收入约422.7亿元,占全省地税收入比重51.35%。四川民营经济也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由此可见,要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必须确保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刘沧龙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在资金、税收、融资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借贷、资助、奖励、赔付、基金扶持等多渠道解决好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求的难题;进一步推行结构性减税,加大增值税抵扣,减免所得税和相关赋税,大幅调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出口企业生存压力;缓交或免除相关规费: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费用和治理滥收费,降低经营成本;帮助企业解决因成本过高而无法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困难;完善民营经济人才引进交流平台,帮助民营企业通过在岗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政府采购向扶持中小企业倾斜,以财政手段扩大中小企业内需市场;鼓励和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构建民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平台,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采取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股权出资登记、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和规范担保公司等五种渠道,帮助中小民营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第二、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彻底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尽快出台与“非公36条”和“国29条”相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进一步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以有效打破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玻璃门”或“弹簧门”;
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外贸、财税扶持方面的待遇公平化,尽快清理、修订或废除过去出台的那些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时和落后、甚至带有明显歧视性的政策法规。宏观经济政策应尽快从“政府投资加国企扩张以保增长”,转型到通过“民间投资加体制改革保增长后劲”。
第三、 “创业活动不足,民间投资缺乏载体”,是当前民间投资难以扩大的因素之一。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公民有10万元钱愿意创业的不到5%,大学生毕业创业的不到1%,而美国每千人所拥有的中小企业数是103.8,韩国是58,欧盟是51.1,而中国仅为32.7。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积极推行“创业富民”战略,以创业活跃民间投资,引导形成新一轮创业热潮。
加大公民个人创业、初创企业和微型企业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力度,构建扶持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当前,对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和地区的民间投资项目,要通过补助、减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加以支持,同时,针对创业阶段的个人和企业,可以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实行优惠税率或者免税政策,或者实行“先征后返”的办法。
最后,刘沧龙坚定地说: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腾飞,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坚持发展市场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加明确地表明了党和国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心和信心,这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消除了疑虑,鼓舞了斗志。未来,非公有制经济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