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分赴灾区采访时捕捉到的组组镜头,让人感受到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为确保“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把推动省委有关灾后恢复重建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作为中心工作,积极履职尽责,奋力推动“两个加快”的铿锵步履。
在灾后重建中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灾后重建是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抓大事,议大事,科学民主决策重大事项,有力推动了灾后重建。
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灾后重建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报告,及时审查批准了市人民政府2009年财政预算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等,督促政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市政府提请的关于将长江西路延长线及一环路西半环灾后重建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打捆项目委托代建资金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等3项议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并作出相关决定,有力支持了重大项目的实施。
彭州市人大常委会则研究了全市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后,对市政府提出的24个融资贷款议案都予以表决通过,及时保障了灾后城乡住房重建补助资金的发放,统规统建点的开工建设等方面的需求。
把监督的重点放在灾后重建上
面对灾后重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迎难而上,把监督的重点放在灾后重建上。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统筹城乡的思路积极推进灾后重建,依法监督支持市政府统筹实施“六大重建工程”的政策措施,集中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款物管理等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组织了专题视察,加强了跟踪监督,抽查了防震减灾法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督促有关方面做好综合评估,严格全程监管,以“输血”帮扶增强“造血”功能,巩固和发展重建成果。
立足于“促重建就是抓发展”, 雅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重点对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使用管理、教育和卫生基础设施恢复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常委会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实施防震减灾法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加强防震减灾基础工作等一系列建议。
为加快产业恢复重建,青川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灾后畜牧业、林业、旅游业和工业恢复重建工作的报告,要求县人民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为更好地保护地震后的生态环境,阿坝州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及时启动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施办法〉的变通规定》的制定工作,这两部自治法规草案经阿坝州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绵阳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极重灾区督查指导,形成了关于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报告;什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2009年向市政府提出3条重建专项建议,均得到采纳。
把代表作用发挥在灾后重建上
人大代表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力量。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努力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搞好服务,激发了代表的主人翁精神和履职的积极性。代表们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展示了人大代表在恢复重建中的时代风采。
针对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广元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代表们提出进一步抢抓机遇、突出产业重建重点、高度重视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缺口问题等15条建议,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去年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市教育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绵阳市人大常委会也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市灾后失地农民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视察。
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在市、镇(乡)两级代表中广泛开展“四项活动”和“两个全覆盖”工作,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广泛宣传代表的先进事迹,激发了代表积极履职、主动履职和创造性履职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