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指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核心问题,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党的兴衰成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虽然都不同程度地从各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问题,但集中概括为“三个代表”,这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能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是因为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执政党得到最广大人民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石。我们党几十年来奋斗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执政几十年的老党、大党先后失去政权、甚至走向衰亡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如果丧失了先进性,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就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就必然会衰亡。抓住了党的先进性问题,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
能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曾经出现过l00多个政党,但那些林立的党派绝大多数转瞬即逝。中国共产党这个最初只有50多人的小党,在革命斗争中却迅猛发展,最终扭转乾坤,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把一个黑暗的中国变成了光明的中国。今天,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将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任何党所不具备也不可能具备的先进性。纵观当今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特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展望美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
能不能坚持党的先进性,决定着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从总体来看,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是也应看到,党员队伍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些还相当突出。比如,有的党员信念不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存疑虑;有的党员宗旨不明确,考虑个人利益多,履行党员义务少,个别人甚至争名逐利,挖空心思捞“好处”;有的党员党性意识弱化,纪律观念淡薄,不讲党性讲“交情”,不讲原则讲“关系”,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党员身上,但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使我们党失去民心,丧失执政资格,甚至会亡党亡国!”
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科学认识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党的先进性总是同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历史任务和时代要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能够及时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解决时代课题,肩负起历史使命。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为我们党的先进性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全体党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努力把全体党员锻炼成“三个代表”的坚定实践者,对于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成都市社科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