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观点理论 >

提升常委会会议质量 功夫在会外

时间:2009-10-14 来源:中国人大新闻 作者:叶永森
  

  以会议形式集体行使职权,既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履职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人大工作的主要方法和鲜明特点。会议的质量事关会议的实效,而会议质量取决于会前和会后的扎实工作。提升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应把功夫更多下在会外。

  会议质量源自会前功夫

  人大常委会会议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会前选题的准确性、视察的广泛性、发言的全局性。为此,要在选择议题上求“准”、视察调研上求“深”、 发言准备上求“细”,把功夫下在会前。

  聚焦社会热点,选准会议议题。在人大常委会议题选择上,要力求“三同”:紧扣同级党委的工作中心,做到目标同向;找准与政府工作的结合点,做到工作同拍;高度关注民生,做到与民同心。始终立足于服务发展要务,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事项密切相结合,围绕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突出问题,选择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着既便于人大履行监督,又能切实推进政府工作,更能很好解决民生问题的原则,准确选择监督议题。

  紧贴基层实际,深入视察调研。要在坚持“听、看、查、访”这些原有视察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大常委会的视察调研方法,要坚持“三结合”:把听取汇报与重在走访、重点视察与突出抽查、问卷调查与传媒纳谏相结合。与此同时,积极推行课题调研制,根据会议议题,确定调研课题,设计调研方案,按照专业技术特长配置分组,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深层次的剖析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着眼发展全局,精心准备发言。注重提高发言质量,力求做到“三要”:要精心撰写发言稿,立足视察调研,把情况搞明搞准,把会议报告学深学透,写好针对性强、精炼优质的审议发言稿;要客观公正,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讲实话,道实情,用典型事例说明问题,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切忌空话套话;要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把解决问题作为审议发言的出发点和归宿。

  会议实效取决会后功夫

  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集体意志的总和,落实好审议意见是检验人大常委会会议实效的标杆,也是提高审议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要重在督办,旨在落实,把功夫下在会后。

  一题一书,规范交办。本着一个议题一份审议意见书的要求,人大工作机构要按照全面准确反映审议情况,及时整理审议意见,提交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以常委会文件的形式,交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办理。明确交办的方式,明确办理的时间,明确承办单位及责任,明确具体的督办机构,做到责任明确,并建立报告反馈制度。与此同时,要抓好审议意见的公开,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跟进追踪,狠抓落实。落实是审议的延续,也是审议的目的和落脚点。要将审议意见的办理工作列入督办工作事项,采取委室跟进督办,运用检查、调查等形式,督促承办部门在限定时间内将办理情况书面报告常委会;采取主任会议督办,适时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汇报,并进行跟踪视察,对办理不力,落实不够,及时提出批评和建议,督促其尽快办理,对拒不办理的,要依法采用质询、罢免等刚性手段,促进审议意见的办理工作。以落实审议意见来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性,让老百姓真真看到监督效果、得到实惠。(工作单位:湖北省竹山县人大常委会)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