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罗盘“新愚公”——记省人大代表李永太

时间:   2016-10-20     来源:   省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代表联络处 达州市人大常委会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李永太,现任达州市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党支部书记。罗盘村位于宣汉县最北端,是土家族聚居地,距离乡场镇20多公里,宣汉县城170多公里,全村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自然条件恶劣,是全市最边远、最贫困的村之一。到罗盘村工作以来,李永太把联系群众作为人大代表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职责,通过走村入户贴近群众,了解到罗盘村人“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洋芋坨,穿的是烂棉袄,睡的是包谷壳”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贫困落后的面貌,他深知,要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当务之急就是要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作用,通过修路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发誓:哪怕拼上他李永太老命,也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罗盘村贫困的最大原因,在于交通闭塞。罗盘村从山脚到山顶,全是坚硬的龙骨石,当时没有项目资金,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公路来,简直是异想天开!有人认为他疯了,说世世代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你李永太也敢做!他坚定地说:古时候愚公能把一座大山挖掉,我们就是用手“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

  没有资金,他便发动群众筹资,他率先将家里的三头肥猪和一头牛拉去卖了,捐出1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其他党员干部和群众也纷纷卖猪卖牛捐款。没有挖机,更没有铲车,他们就靠人力抡大锤、凿山石、挖土方。他和群众一锤一锤在悬崖上打炮眼,一铲一铲在半山腰撬石块,一包一包将水泥从山脚背到山顶。他不仅要与乡亲们一道在工地上修路,还要负责设计、买东西、施工管理等一大堆工作。那段时间,他身体真的是累得痛得快散架了。但是,他必须咬紧牙关,必须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公路修到一半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冲毁了正在修建的公路。看到辛辛苦苦修的公路被冲毁,他心像刀子割,当着大家的面大哭了一场。但是,他告诉自己,哭没有用,他要站起来,他要挺下去,他要带领乡亲们坚持把路修下去。他又以个人名义在外面东拼西凑借了几十万元修复公路。时间一久,债主们便陆续上门催账,可他家几乎穷得揭不开锅了。月半节,是他们土家族人最隆重的节日,过节那天人家都买酒买肉,搞得热热闹闹,他却只称了一斤面粉回去,全家人和着洋芋片吃了一顿。现在想来,都觉得心酸。

  那个时候,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修路,庄稼荒废了,家里也没时间照顾。里里外外全靠妻子一个人操劳,她不仅要种庄稼,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母亲。最让他愧疚的是,当80多岁的老母亲生病住院时,他都没有去看她一次。可她还鼓励他说:“永太啊,修路要紧,你一定要挺住,坚持到底啊!”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条宽4.5米、长8.3公里的通村公路终于从山脚修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罗盘村山顶。通路那天,全村老老少少800多人全部出动,敲锣打鼓,大家把他围在中间,欢天喜地跳起摆手舞,比过年都还要高兴。

  随后,他们又相继修通了近100公里连社、连户路,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公路,彻底改变了乡亲们肩挑背磨的历史。许多到过他们村的人都感叹到:一个村,在如此艰难的地理条件下,在高山绝壁上修通100多公里公路,在全省乃至全国绝对是个奇迹!

  路修通了,如何让乡亲们摆脱贫困,又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石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村里的老百姓脱贫致富,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排头兵。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他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根据罗盘村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为村里的老百姓找寻脱贫致富的路子,但罗盘村地上无厂、地下无矿,靠啥子来致富?

  早些年,时常有一些外地药商,到他们村来收购农民采挖的野生中药材。他就想,中药材既然有野生的,可不可以家种呢。于是,他专门坐火车到成都去请教省农科院的专家,一路上,他小心看管土壤标本,生怕丢掉了,经过化验,他们罗盘村是种植云木香、厚朴等中药材的理想之地。

  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乡亲们时,大家都嘲笑他在做“白日梦”,这穷山恶水还能种出好药材?为打消乡亲们的顾虑,他和村里几名党员干部决定率先试种。为提高药材产量,他又自费到湖北、云南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回来后,天天守在药材地,翻地、播种、除草、观察药材生长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种植的6亩药材,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乡亲们看到种植药材还真可以赚大钱,种植的热情起来了。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他全额垫资为群众提供种子、技术,并义务指导乡亲们种植,全村群众轰轰烈烈的搞起了中药材种植。

  天有不测风云,当罗盘村的中药材种植业刚起步就喜获丰收时,但当年的收购价却一路走低,为了保护大家的经济利益,他毅然找亲戚朋友借了60多万元,按照高于当时市场价的每公斤8.3元,收购了村民手中全部的药材。为此,妻子很生气,说他是败家子,几天都不跟他说话。他跟妻子解释:“他既是省人大代表又是党支部书记,乡亲们有了困难,他不能不管,必须管啊!”谁知刚过去半年,中药材市场价突然回升到9.1元,就在村民们羡慕他有生意头脑的时候,他却拿着账本,一一上门给村民补上了每公斤0.8元的差价,主动放弃了6万多元的利润。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为让罗盘村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策宣传员、决策参谋员、办事服务员”的作用,及时宣传全省、全市的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并带领村支两委的班子成员一道将中药村种植业作为罗盘村村级产业规划建设。在前期基础上,他组织全村群众都积极参与到中药村种植业发展中来,在他的带领下,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立了宣汉百里峡中药材有限公司,宣汉县山归源专业合作社,同成都、河北等地的大药材商合作,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目前,全村226户村民共种植中药材3万余亩,总产值达到600余万元,村里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000元上升到8000多元,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房,用上了自来水,一些村民还买上了小汽车。罗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当年那个住茅草棚、穿烂棉袄的贫困村了。

  靠种植中药材,他本人也富裕起来了。他家虽然富裕了,但是,作为人大代表,他始终没有忘记他们村那些身患大病、身有残疾、自身没有致富能力的困难群众,他总是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谢子友是他们村里的特困户,妻子先天智力低下,10多岁的儿子还有精神分裂症。他垫支15000多元为他儿子治好了病。同时,他考虑到他家一直住在低矮的土墙房子,又拿出2万多元,并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近4万元,为他修建了新房。搬进新家那天,谢子友紧紧地抱着他,痛哭流涕。

  这些年来,他个人资助村民大病就医20人,帮助贫困大学生4人,资金支持在外务工人员创业12人,垫资或捐助为彭华超等10多户特困户修建房屋。去年6月,李永太去看望生病瘫痪在床的退休老支书陶花标,陶花标拉着他的手说:“永太啊,你就是他们罗盘村上的新愚公,乡亲们选你,选得对、选得好!”

  伴随着罗盘村不断发展变化,他也得到了乡亲们的拥戴和上级的认可,他先后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市委、县委表彰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先后当选为省十届党代表、省十二届人大代表。

  他常常在想,这几年来,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到现在?他认为,主要来源对贫穷的不甘心,来源于党员的使命感,来源于人大代表的责任感,来源于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信任,他坚信,只要人穷志不短,泥巴里面也能出黄金。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蜀ICP备11021803号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