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公报 > 2010年 > 第一号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四川省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时间 2010-04-13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2010年1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陶生元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了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提交的《关于四川省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2010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的基础上,综合各代表团代表审议和代表联络员小组反映的意见再次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09年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预算的决议,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各项工作成效明显。2009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74.16亿元,为预算的111.8%,同口径增长21.9%。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591.04亿元,为预算的87.7%,增长21.8%。全省基金收入完成823.71亿元,为预算的393.9%;基金支出完成819.83亿元,为预算的74.4%。
  2009年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6.2亿元,为预算的112.2%,同口径增长17.9%。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33.27亿元,为预算的80.6%,增长65.5%。省级基金收入完成82.19亿元,为预算的305.5%;省级基金支出完成25.3亿元,为预算的32%。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大力促进经济恢复增长;努力强化公共保障职能,加强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确保财政稳健运行,为深入推进“两个加快”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有关部门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同时,财政部门积极办理代表建议,认真解决代表关注的问题,工作得到了代表的充分肯定。
  2009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财政资金拨付较晚,支出进度不够均衡;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0年预算草案是可行的。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为1303.3亿元,增长11%。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转移支付收入,扣除上解中央支出,全省当年可用财力总额为2165.09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一般预算支出安排为2165.09亿元,增长6.5%。全省基金收入预算337.1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基金支出337.1亿元。
  2010年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为373.2亿元,增长11%。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转移支付收入、市州上解收入,扣除上解中央和补助下级支出后,省级可用财力总额为497.51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一般预算支出安排为497.51亿元,增长8.1%。省级基金收入预算38.66亿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基金支出38.66亿元。
  2010年预算草案编制按照省委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预算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符合四川的实际。收入预算安排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适应,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支出预算安排体现了“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和“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灾后重建、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等重点支出需要。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目标积极稳妥,措施切实可行。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大会同意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四川省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9年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10年省本级预算。
  三、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决胜之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全省的财政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奋力推进“两个加快”和全面完成2010年预算任务,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提出以下建议: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合理增长,着力优化政府公共投资结构,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收费减免政策,努力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居民消费。
  (二)加强灾后重建资金保障。统筹使用好各项政府性恢复重建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切实发挥资金效益,缓解灾后重建资金压力。要优先保障居民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尽快让灾区公共服务和群众基本生活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要进一步增加投入,提高灾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努力促进灾区产业恢复与提升。
  (三)促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实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强化对“三农”的支持,加大“三农”投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兴旺繁荣的基础。增加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切实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积极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着力推进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培育支撑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认真落实好发展区域经济、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财政困难地区加快发展。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全力保障各项民生政策落实。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增加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投入。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认真落实扩大消费的财政支持政策。
  (五)深化各项财政改革。继续推进和完善扩权强县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县级财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深化预算制度改革,适时将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依法提交人大审查批准。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程序,提前预算编制时间,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预算执行考核和结余资金管理,大力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切实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六)强化预算执行监督。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建立健全政府性资金及其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政府性债务的监管,努力防范财政风险。继续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投资、民生工程建设等重点支出领域的审计监督。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注重规律性分析,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杜绝“年年审,年年犯”的问题。配合做好代表联络员有关服务工作,依法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积极有序地推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建立系统、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七)加强财政发展战略研究。要认真总结财政发展、管理与改革现状,深入分析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加强财政重大问题研究,科学制定财政发展“十二五”规划。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努力为规划实施提供财力保障。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