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时间:2007-02-26来源: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2006年11月30日)

张学忠

各位委员,同志们:

  本次会议是今年最后一次常委会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召开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审议通过了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档案法实施办法(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修正)等地方性法规,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06年财政预算变动及1至10月预算执行情况、200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处理结果、推进义务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及相关的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等工作报告。批准了成都市人大常委会报请批准的成都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等8个地方性法规,还进行了人事任免。经过全体组成人员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本次会议的各项议程都已进行完毕。

  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十一五”发展实现“开门红”,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发展观念,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切实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积极改善人民生活,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全省呈现出风正人和事业兴的可喜局面。

  前三季度,全省完成生产总值6210亿元,增长12.5%。今年1-10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小春粮食增产,大春粮食因灾损失严重,但抗旱减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晚秋粮食可获丰收,畜牧业持续增长,劳务开发有序推进。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70元,有望突破3000元,可望实现少减产、多增收。二是工业速度、效益双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096.5亿元,增长23.6%;实现净利润347.1亿元,增长33.2%。三是市场消费稳中趋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4.3亿元,增长14.8%。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854.7亿元,增长31.5%。四是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66.6亿元,增长31.2%;320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五是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9.1亿美元,增长42.9%,其中出口52.9亿美元,增长42.1%。外资实际到位9.3亿美元,增长63.2%;世界500强企业在川落户的达到121家。六是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1.2亿元,增长28.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89.9亿元,增长20.7%。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399.5亿元,增长17.6%;各项贷款余额7673.4亿元,增长14.9%。七是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四川扎实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推进。八是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23.2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35.2元,增长12.7%。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据省统计局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有望实现“四个千亿元”,即GDP总量增加1000亿,达到8500亿元左右,这是我们连续四年每年上个千亿元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000亿元,达到4500亿元左右,2002年只有1800多亿元,四年增长了1倍多;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四年翻了一番;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2002年是300多亿元,四年增长了2倍。今年,我省遭受特大旱灾,21个市州、139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5.7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08亿元。面对特大旱灾,我们全力开展抗灾自救,立足于抓早、抓快、抓实,实行“一保四补”(确保人畜饮水,大春损失晚秋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劳务补、农村损失工商补),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全省晚秋粮食作物种了1654万亩,比往年增加了370多万亩。发生这么大的旱灾,能赢得现在这样的局面,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说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部署是正确的。这当中,凝结着我们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位委员的辛勤努力。发展对于四川这样的西部省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化发展意识,加大发展力度,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集中研究和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新时代的治国方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和全国各条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省委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全会闭幕后迅速进行了传达学习,并就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12月中旬将召开省委八届七次全会,进一步研究贯彻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建设“和谐四川”的任务和明年的经济工作。全省各级人大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的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切实把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落实好。要紧密联系干部思想工作实际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学习,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省人大常委会要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要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及时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协调发展要求,符合人民意愿的地方性法规,营造有利于加快四川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激发社会活力的良好法制环境。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上。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环境和资源保护、“三农”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围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积极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督促“一府两院”认真解决涉及社会和谐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人大在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体的利益,使各项工作更加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建设“和谐四川”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切实做好当前工作,积极筹备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各项决议,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履行法定职责,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立法工作有了进一步加强。制定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旅游条例、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条例等一批新的地方性法规。制定了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和关于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规定。还修改和批准了22件地方性法规。二是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围绕全省大局,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工作。再次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执法检查,集中力量对土地管理法、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和代表、公民反映的典型违法案件,督促有关部门依法纠正和严肃处理。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关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法院庭审、推进义务教育发展、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等方面共14个专题报告。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也有了新的改进。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代表工作。根据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13号文件的要求,把进一步发挥省人大代表作用和加强省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完善了加强和规范代表活动的有关具体规定,坚持向省人大代表及时通报常委会会议和重要活动情况,认真落实好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措施,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组织好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更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此外,在常委会制度建设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这些成绩都是在省委领导下,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机关干部共同努力所取得的。省委对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今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要抓紧年前这段时间,继续扎实工作,确保全年工作计划圆满完成,积极谋划明年工作,迎接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召开。

  一要认真学习贯彻监督法,做好监督法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学习贯彻监督法是当前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委的要求,我省各级人大前一阶段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这次常委会之前,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学习贯彻监督法有关问题的报告,由省委举办了全省学习贯彻监督法报告会,邀请全国人大法工委主任胡康生同志为省级领导干部和省级各部门、各市州、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作了辅导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同时举办了学习监督法培训班。当前,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抓好监督法的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认真搞好与监督法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文件的梳理工作,为监督法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长期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在行使监督职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依照监督法对“一府两院”实施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重了;工作量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各级人大常委会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把对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与支持有机统一起来,按照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要求,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增强监督实效。同时,要及时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有关监督工作情况,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要认真搞好今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计划。这几年,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每年年初都研究制定了新一年的工作要点,主任会议也研究制定了立法工作、听取“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调查研究和学习等五个方面的年度工作计划。从实际情况看,这些做法对于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当前,要认真对照年度计划,检查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完成落实情况。已经完成的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没有完成的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顺利完成。常委会党组要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抓紧制定明年的工作要点。主任会议要根据全省的工作安排,及时研究制定明年五项工作计划,为搞好明年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办事工作机构都要切实搞好今年工作总结,做好明年的工作安排。

  三要认真做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准备工作。这次常委会作出了在明年2月上旬召开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大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团结动员全省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成立,要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加强协调,抓紧做好人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大会顺利召开。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努力推进我省民主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四川”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