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公布无计名投票表决结果,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报告,满意13票,基本满意11票,不满意2票,弃权1票,满意率66.7 %;《关于巴河流域生态建设与污染防治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报告,满意12票,基本满意8票,不满意6票,弃权1票,满意率55.6 %……”
随着会议主持人掷地有声地宣读,台下鸦雀无声,人们都在静静地聆听着这种以特殊方式产生的,毫不留情面的工作评价。
这是近日,在巴中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第九次会议上,笔者见到的由委员们以无计名投票的方式,就“一府两院”对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此次会议上主持人宣读的测评结果,就是委员们对相关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是否满意的一种集中“表态”。
根据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监督法实施意见的规定,“一府两院”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人大常委会在六个月内听取情况报告,并由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若有半数以上组成人员不满意的,则责成重新办理,对重新办理的情况,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向常委会作出报告。同时,将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通过常委会公报、巴中日报、巴中电视台、巴中人大网等媒体向社会进行公布。
“去年九月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就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情况做出了审议意见。几个月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审议意见的要求,一是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化解超大班173个,保障了学生的正常受教育权利。二是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将师资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对全市学校危房进行了改造。三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理顺教师管理体制,着力培养优秀教师,实行教师交流制,对全市42名校长,250名教师进行了交流,854名新任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四是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先后数十次对重点学校周边的网吧、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谈到自人大审议以来市政府的落实办理情况,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经伟宪如数家珍,“虽然我们办理人大审议意见的态度是积极的,工作也做了不少,但委员们对我们期望值却更高,此次满意度测评,我们虽然过半过关,但如此低的分值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也更真实的表明我们这方面工作还存在差距,需要弥补的事情还很多。”对测评结果,经市长毫不讳言自己的惊异,但她脸上更多的是对这些问题的沉思和继续整改的自信。
水污染治理,是当前最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政府工作最感棘手的难题。巴中市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巴河流域的污水治理情况。去年10月,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就巴河流域生态建设与污染防治总体规划实施做出了审议意见。时隔数月,该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究竟如何?当委员们在满意度测评表上表明自己的态度后,55.6%!一个令人冒汗的数字!让列席会议的政府工作同志在若有所思地沉默中,再一次反思该项工作需要弥补的空间有多大,任务有多重。
“其实大家都知道环保问题是当今社会最繁杂最艰难的社会焦点问题,政府解决该问题存在诸多的难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完成的。但由于其事关一个地方的发展质量,事关一方群众生存的千秋基业,因此自然会成为委员们穷追不舍的重点目标!”对于自身评出的这个低分,部份委员在私下里还是流露出了对政府工作的宽容与理解。 对于人大审议意见满意度测评这种方式,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颇有感触地说:“这种形式不仅会让我们看到自身工作不力的地方,更会使我们在心理上绷紧另一根弦,即尊重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如果得了一个不满意,不仅是我们工作上的失职,更是政府工作接受人大监督的不到位!”
“对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好坏,不仅表现了被监督者对该项工作存在问题的认识整改态度,更是对人大常委会监督意见的重视,对人大制度尊重的一种具体体现。满意度测评,是督促人大审议监督意见落实的一种方式,更是人大监督手段刚化的一种体现,是我们贯彻实施监督法的一种积极的尝试,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新的路子和方法,让监督手段更强,监督效果更力!”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耀学在谈到满意度测评时,如是坦言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