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为民办实事 乐此不疲——记市、县人大代表吕东生
时间:2011-09-01 来源:民主法制建设 作者:王永康

  金秋时节,邻水县合流镇后坝村,一座座漂亮的楼房掩映在田间陌野,一条条平整的马路如同明丽的带子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望无际的优质脐橙带充满无限生机……“如今的后坝村多亏了吕书记呀,是他一心为百姓着想,带领村委干部为村民做了很多实事。”该村70多岁的村民吕祖海感慨万千地说道。
  今年46岁的吕东生是市、县人大代表、邻水县合流镇后坝村支部书记,深受群众拥戴。他经常说:“看到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和家乡父老  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我就感到高兴,再辛苦也值得!” 
  改善环境  :宜居宜业奔富裕
  “后坝村在半岩上,以前连条机耕道都没有,喝的全是山脚河沟水,脏兮兮的,整个村穷得叮当响,光棍多得很!”提起以前的后坝村就令人心酸。
  “要想富先修路”,2001年,吕东生被群众选为村支部书记,他立即率村委干部开始修路。然而,当时摆在他们的困难重重,首先是资金,又没有项目扶持,同时好几条路都要经过邻村,要占人家的地,人家坚决不干。
  办法总比困难多。吃尽没有路的苦头,村民们砸锅卖铁也愿意修路,吕东生组织群众投资投劳,一切账务由村民代表管理。解决第二个难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有时候本来事先已经说好,但是又有部分村民反悔,拦路设卡,阻挠工程进展,吕东生带着村干部先后数十次召开邻村群众大会,慢慢感化村民。在修路过程中,吕东生每天天不亮就上工地,晚上八九点还没有收工,为了不误大春生产,连续奋战三个通宵。“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在吕东生的带领下,几年来,全村先后修起12余公里的泥结碎石路。
  “幸亏这条路啊,不然我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呀!”该村8组村民杨绪明笑呵呵地说道。2007年路修通了,半年后35岁的杨绪明终于结婚了。路通了,也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村民们也先后盖起漂亮的楼房。
  修路只是第一步,解决水的问题也迫在眉睫。2007年1月,在吕东生的努力下,终于争取到项目,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安装自来水管网2.4公里,彻底解决了该村十、十三组群众生活用水和100余亩的良田灌溉。4月,争取红层找水项目,打机井230口,解决了500人的生产生活用水。12月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吕东生在麻柳湾处建成渡改人行桥,彻底解决了群众过河难问题。
  在吕东生的带领下,该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后坝村展现出来。
  扶贫扶根  :拓宽产业发展链
  “环境改善还远远不够,如何带领村民摘掉贫困帽儿,走上致富道儿,那才是硬道理!”吕东生勉励村上干部说道。
  吕东生积极带领村委干部扶持民营经济,拓宽经济领域。他锁定农民增收目标,狠抓产业发展不放松,为了带动全村产业发展,把一组到七组的800多亩的“绿色经济产业带”作为重点产业,狠抓管理,经常到果园与群众一起研讨果园的管理,亲自向群众示范果树修枝、杀虫锄草、施肥、松土等关键技术要点。同时,组织成立邻水县邻渝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该村有400余户1000多人入社。借助合作组织,入社农民聚沙成塔,个体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形成合力“抱团”闯市场,进而形成了品牌,赢得了市场。目前果园陆续开始挂果,一组孙志元今年估计可以收入4000多元。
  他抓住粮油涨价之机走塆串户,动员群众千方百计扩大种粮面积,调整种植结构,2008年油菜种植面积创历史之最。五组张国清一家当年收获油菜籽700多公斤。他把十、十三组确定为绿色蔬菜基地,1、2、4、5、7组种西瓜。在抓种植业的同时抓紧养殖业不放松,在十、十三组建立养殖小区,扩建圈舍,发展了年出栏3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0户。两个组76户共饲养肥猪1000头以上,现存栏母猪60多头,在养殖小区的带动下,全村上下形成了养猪热潮,全村存栏母猪300多头。带领村民发展孵抱鸡鸭产业,还成立专业合作社,11组李建全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野生鸡,鸸鹋的养殖……同时,每年他都要邀请农业局和畜牧局的科技人员来为村民做几次技术培训。
  2009年,吕东生私人掏钱,选几个群众代表到广安、岳池考察,经过反复推敲,他又为村民们找到致富一条路子,发展订单药材瓜蒌的种植,将闲置的荒坡利用起来,每亩年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
  思路活络  :群众工作出实效
  “以前的后坝村比较‘烂’,各项工作难做,村民怨声载道,自从吕东生上任后,民风越来越好,整个村特别有凝聚力,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522个村(社区)前列!”提起吕东生,合流镇党委书记邓斌说道:“他点子多,很会做群众工作!”
  做群众工作,吕东生有他自己的“道儿经”,“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取得群众的信任,才好开展工作”。每年,吕东生都组织村民对村委所有干部,包括对他自己,进行评议,让村民现场为村干部打分,提意见和建议。几年来,村干部的分数基本都在90分以上。通过评议,村干部和村民的心贴得更紧了。村干部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
  “信任取得了,还得注意方法。”吕东生是睿智的,在推动群众工作上,他不断探索出一些很实用的“土方”。一些群众纠纷,经过村委干部几番调解未果,他就采取“群众听证会”来解决。何谓“群众听证会”,就是在群众中选出有威望的群众,邀请双方各自的权威亲戚,以及一部分正义感强的群众一起参加,让双方在听证会上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让群众来公证评判。通过“群众听证会”解决了很多棘手的纠纷。
  每年,吕东生都要经常开坝坝会,搞“五好”家庭评比活动,评选“好儿媳”、“三八红旗手”“模范家庭”等。在吕东生的带领下后坝村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富裕、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