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催生成都缓堵新举措——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建议”侧记
时间:2011-11-08 来源:人民权力报

  近几年来,成都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焦点,市民热议的话题,各界都在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省人大代表崔太平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建议》。该《建议》被列为今年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
  在7个多月的时间里,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少雄牵头,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督办,成都市政府具体承办的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数条缓堵新举措有望推出。
  崔太平在《建议》中提出,在城市按照不同时间内特定路段进行收费,越拥堵的地段、拥堵时间越长且越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间段的收费标准越高,实行差额收费。在技术保障方面,崔太平建议在几个主要入城口安装电子眼,进行拍摄,采用事后缴费的方式。对于警务车辆、急救车辆、公交车、出租车等则免收通行费,但是对于政府和机关单位用车,一律征收道路通行费,且收费比例应相较于普通公民提高。收取的所有费用应全部补贴给城市公交车和地铁,以降低人们乘坐公共交通的费用,进一步缓解交通拥挤现象。 
  这项《建议》确定为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后,5月17日,省人大内司委组织督办工作组成员、部分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崔太平、阳运逵,对成都市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治理交通拥堵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交管局指挥中心和城市交通拥堵的“结点路段”,实地了解城区交通组织和智能管理情况道路拥堵情况及其成因。
  6月27日,督办工作组召开重点建议督办工作会议,听取成都市政府关于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征求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督促办理单位有效治理交通拥堵,并完善对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按时答复代表。
  督办工作组建议,成都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应高标准、高起点,以发达国际城市的治理交通拥堵经验为借鉴,结合成都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应进一步加快地铁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论证高架铁路等快速交通项目;加强统筹规划和各部门的协调,注重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地铁与地面交通等的对接;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和对专业人员的教育管理等,切实提高办理实效。
  据悉,成都市政府对成都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重视。年初以来,市政府多次召集市级部门研究解决办法,落实治理拥堵的各项措施,其中部分工作已列为今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成都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都市正加快智能交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心城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已启动开工,设施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必须的电子监控系统也纳入其中。另外,相关部门已经从政策法规、技术手段、配套措施等多方面对收取交通拥堵费进行了研究论证,将加快完成政策实施前期准备工作,推进相关基础工作。
  省人大代表崔太平对成都市政府的办理工作表示满意。他还建议成都市在缓堵措施和细节上要加以完善,并呼吁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城市道路出行的参与者接受绿色出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