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崔太平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建议》(第474号)。该建议被列为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确定的6件事关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进行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之一。 在7个多月的时间里,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少雄领导,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督办,成都市政府具体承办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多条缓堵新举措推出,给代表和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代表建议缓堵措施 人大关注重点督办 近年来,随着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民生和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 成都是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一座充满独特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全市机动车呈迅猛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65万辆增加到现有的268.3万辆、驾驶人总量达到338.6万人,再加上500余万辆非机动车、1200余万人口,形成了庞大的交通流,是人多、车多、机非混行、人车混行的复合型交通。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也早已不堪重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堵城”。尽管近几年来,成都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焦点,市民热议的话题,各界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且有不断蔓延和加剧的趋势。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仍然是关系民生的一项重大难题。 省人大代表崔太平针对以上问题,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建议,崔太平代表建议,在城市按照不同时间内特定路段进行收费,越拥堵的地段、拥堵时间越长且越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间段的收费标准越高,实行差额收费。在技术保障方面,崔太平建议在几个主要入城口安装电子眼,进行拍摄,采用事后缴费的方式。对于警务车辆、急救车辆、公交车、出租车等则免收通行费,但是对于政府和机关单位用车,一律征收道路通行费,且收费比例应相较于普通公民提高。 “并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疏通交通拥挤问题。”崔太平代表的建议中强调,收取的所有费用应全部补贴给城市公交车和地铁,以降低人们乘坐公共交通的费用,进一步缓解交通拥挤现象。 省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关注成都市的交通缓堵情况,第五十二次主任会议决定,将崔太平代表的这项建议确定为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之一。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少雄对重点建议督办工作高度重视,亲自审定了督办建议和督办工作方案。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以王少雄副主任为组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谢昆为副组长的重点建议督办工作组,成都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刘仆领办的省人大重点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市交委、法制办、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为具体承办单位,统筹协调部门的工作衔接,确保建议办理工作按期完成。 走上街头实地调研 研究落实办理意见 督办代表建议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着。 5月4日,督办工作组召开座谈会。会上,成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了省人大重点督办建议办理的进展情况,督办工作组和崔太平代表充分肯定了成都市政府的建议办理工作,并就提高办理工作实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5月17日,组织督办工作组成员、部分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崔太平、阳运逵,对成都市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治理交通拥堵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视察了成都市公安交管局指挥中心,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交通组织和智能管理情况;深入跳伞塔路口、永丰立交桥和一环路、二环路西段等城市交通拥堵的“结点路段”,实地考察道路拥堵情况及其成因;听取了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和市交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规划局等建议承办部门关于办理重点建议和治理交通拥堵工作情况的汇报。 6月27日,督办工作组召开重点建议督办工作会议,听取成都市政府关于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征求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督促办理单位有效治理交通拥堵,并完善对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按时答复代表。 督办工作组对成都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办理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提出督办意见,要求办理单位认真研究代表意见,切实落实办理措施,在与成都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就缓解、根治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认真交换意见后,调研组建议,成都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应高标准、高起点,以发达国际城市的治理交通拥堵经验为借鉴,结合成都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应进一步加快地铁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论证高架铁路等快速交通项目;加强统筹规划和各部门的协调,注重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地铁与地面交通等的对接;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和对专业人员的教育管理等,切实提高办理实效。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谢昆指出,成都市政府对承办第474号《关于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建议》工作效果是明显的。他希望成都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继续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重视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坚持不懈地抓好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把这次办理工作中提出的解决措施和打算,实实在在地搞好落实,不断改进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使成都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在不长的时期内有一个明显改善。 省人大代表崔太平对成都市政府的办理工作表示满意。他还建议成都市在缓堵措施和细节上要加以完善,并呼吁加大宣传力度,让所有城市道路出行的参与者接受绿色出行理念。 缓解拥堵出台措施 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在内司委的认真努力下,督办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成都市政府对成都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重视。年初以来,市政府多次召集市级部门研究解决办法,落实治理拥堵的各项措施,其中部分工作已列为今年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成都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提高文明交通素质,共建共享文明交通。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教育活动,让广大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参与交通的良好习惯。 全面提速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地铁1号线已按期通车试运行、2号线正加快施工进度。 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两年来分别新增公交车约2200余台和出租车约2000余台,建成公交专用道约186公里,公交GPS智能系统、公交车移动式电子眼抓拍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公交场站用地规划780亩,对公交线网进行了实时优化, 相继实施了错时上下班、扩大高污染车限行范围等交通政策。 加快推动城市道路及慢行系统建设改造。完成了城区道路节点立交化改造10余处,建成50余处人行天桥,打通断头路7条以上,5条城市主干道的整治、三环路路面改造等工程已经完成。实施了公交港湾站改造100余处,结合道路运行状况和路网改造,对城区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了实时优化。 加快智能交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心城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已启动开工,设施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必须的电子监控系统也纳入其中。另外,相关部门已经从政策法规、技术手段、配套措施等多方面对收取交通拥堵费进行了研究论证,将加快完成政策实施前期准备工作,推进相关基础工作,等等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工作,对成都市深入开展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成都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市民出行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