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岳池县公开考聘教师面试工作邀请了五名县人大代表和部分拟录教师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参与监督。面试采取县电视台同步摄录并现场直播的方式,参与监督的人员在另一间教室全程观看考生面试和评审打分过程。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值得效仿。
当前,用人单位招考人员普遍采用公开考试,按3: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结合面试成绩按名次录取用人。但是,许多考生和社会各界却对此颇有微议,究其原因,主要认为面试过程“水分太重”。
25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孔子曾说过“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里的“不均”,就是通常所说的不平等,造成这种不平等的根源就是不公开。就公开考录这种方式而言,对所有考生都是平等的,但问题出在面试上。一些“关系户”、“熟人”占有很大的“方便”,这种“方便”对其他考生来说,显得就不公平。
公开平等是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要建设民主法治政府,公开平等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求政府权力部门要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积极探索公开权力运行方式,还公众知情权,岳池县这种做法赢得了民心。
参与此次面试的考生认为:该方式公开透明,有效地避免了“暗箱操作”,给考生一个公开平等的竞争环境,考生对这种方式很满意。而参与现场监督的县人大代表、罗渡中学校长李堂惇表示:公开面试过程,既是对考生负责,又让用人单位放心,体现了民主法治的进步,这种方式值得大力提倡。
岳池县这种公开面试过程的考录方式,无疑在该县民主法治进程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为此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