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层人大 >

对接大交通,人大代表支招应“变”——巴中市人大组织全国、省、市人大代表视察侧记

时间:2009-12-24 来源: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王安全
  

 


 


 

 

 

 

  引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人李白一句感叹,让身处秦巴山地川陕交界处的巴中人出行的脚步也跟着艰辛了绵绵千年。而如今,这一切即将成为历史,随着广(元)巴(中)高速公路和乐(坝)巴(中)铁路的即将建成通车,南(充)巴(中)、巴(中)桃(园)、达(州)巴(中)高速和巴(中)达(州)铁路的即将动工建设,一条条南北连通、东西交汇的大交通枢纽格局即将形成。这也表明,就其地理位置而言,昔日封闭的巴中即将告别落后偏僻的发展局面,而融入到成都、重庆、西安三座特大城市构成的发展黄金三角带这一大环境之中去。这一因交通发展而带来的巨大变化,势必会对巴中人在思想理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
  那么,面对这一重大变化,巴中人又该如何来应对呢?近日,一支身份特殊的“智囊团”,就巴中如何对接大交通这一话题给地方政府支起了招。
  “对接大交通,不仅是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重大改观,更是一次思想理念的大洗礼,既是对党委决策正确性、科学性的最终检验,也是对群众固有生产生活方式是否适应时代变化的一次检验。”“大交通的形成是渐进的,如何在大交通形成之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与之对接,促进地方发展真正从量变到质变,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去重新认真审视和改进现在发展模式的落后之处。”“发展不仅是物质硬件条件的转变,更是人文软环境的一次重大转变,它不仅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包括文化人文等。”这一条条建议,就是近日,巴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巴的部份全国、省、市人大代表们就辖区内的大交通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进行视察后,各位人大代表向地方政府献上的高招妙策。
  对接之一:换脑
  大交通枢纽格局的形成,对地处偏僻闭塞山区的干部群众来说,首先是一场思想观念的大革命,大转折,大洗礼。因为交通通畅后,大量涌入的不仅是人流、物流、经济流,更是思想理念潮流的涌入与冲击,新的思潮和观念会搭载着便捷的交通不断涌入,对当地干群旧有的、传统的思维进行着冲击荡涤,这就要求当地干部群众不得不从思想领域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大换脑。
  在南江县元潭乡九泉村,一位打工返乡的农民工以高价租下了村里的上百亩上等良田用来养殖鳝鱼,眼下正值农闲时节,他雇佣当地村民正加紧挨个对田块进行加固整治,这位年轻的农家小伙子告诉代表们,自己以前在上海打工,后来他知道巴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即将联成网了,便到江苏学习了鳝鱼养殖技术,因为他觉得这些水产品以后的市场前景一定会随交通的通畅而更旺的。
  针对巴中过去在长期封闭环境中所形成的落后保守的思维观念,在视察汇报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大交通环境形成后,巴中人在思想观念方面的解放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应该转变的是看待世界的观点,要学会用更加宽广的视野去观察世界,用上进积极的心胸去接纳新事物。在对待处理问题上,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更加妥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其次是要转变一些落后的生产理念,大交通承载的是一片大市场,这就需要我们用市场理论来思考我们的生产方向,用市场效益去改进我们的生产方式,用市场法则来检验我们的生产方向效果,从而最大限度的适应市场,融入市场,占有市场;三要转变我们的生活理念,要转变陈旧落后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甚至处事之道、理财理念、消费理念等等,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与其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开门迎新,让外来的先进思潮为我们好好洗洗脑。”身为一名普通农民的全国人大代表曹家福在发言中如是说。
  对接之二:践行
  在南江县视察时,代表们了解到,大交通形成后,南江县境内将有两条高速公路和一条铁路通过。为同这些大交通对接,该县已在全县范围内划分了15个产业园区,诸如特色农业产业园、蔬菜园、林产品园、工业园、畜禽产品养殖园、水产品养殖园等,林林总总,种类繁多。通过实地走访察看,面对这些为迎接大交通而建立的,寄托着该县干部群众较多希望的经济增长点,大家纷纷认为,这无疑是推进调整巴中现有经济结构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以实现山区经济在占有市场份额时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但是,产业园区发展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能贪大求全,要因地制宜的挖掘地方潜力,要在建立大园区的过程中,注重培育大产业,推进大品牌,收获大效益。同时代表们建议,要搞好发展规划,不能盲目堆砌发展项目,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订,放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省人大代表、巴州区区长张平阳颇为感慨地提出,巴中具有丰富的矿产、旅游、农特产品等特色资源,这既是一笔不菲的财富,但也可能因为过度开采而成为影响地方的“毒瘤”,发展一定要高起点谋划,在速度上宁可慢一点,也要标准高一点,眼光远一点。
  对接之三:治乱
  优化发展环境,是大交通形成后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这也是视察中群众、人大代表和干部们忧虑最深的话题。省人大代表曹华指出,大交通形成后,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给自己的工作准确定位,要立足为发展服务,逐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此,代表们提出了优化政治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人文环境等全方位的建议。
  “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人献智路更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交通带给巴中的必将是一页崭新而又辉煌的发展史,而人大代表对此所作出的贡献,也必将成为书写这页历史弥足珍贵的的重重一笔。”对此,省人大代表、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耀学如是作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