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水平,既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更是人大监督民生问题的关键。去年下半年,巴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全市10余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调研,摸底了解真实情况,并在常委会会议上审议了全市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四条十分重要的审议意见。据此,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国务院医疗体制改革步伐,专题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预防保健和看病就医需求,将乡镇卫生院真正办成为寻常百姓服务的医疗保健平台。
审议意见一:“控制建设标准,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保障为目标,根据辖区人口数量、服务半径、业务工作量,完善乡镇卫生院功能。控制建设规模,防止医疗资源浪费,避免新增债务。”
落实:根据审议意见正确处理建设与发展关系的要求,市政府首先明确要求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标准对建设规模进行从严控制,绝不允许盲目铺摊子,严禁因随意扩大建设规模而出现新的负债;其次是着力完善功能定位,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意见》,明确乡镇卫生院的机构设置、功能定位;制定债务偿还计划,督促相关部门对现有债务进行全面清理锁定,制定分年度偿还计划,逐步化解历史债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住院统筹补偿,市内各县(区)之间医疗机构互认,统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审议意见二:“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的投入。研究解决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费用的办法。”
落实:根据审议意见的要求,市政府迅速调整思路,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努力做到“三保”,即保公共卫生经费,全市先后下拔公共卫生经费近8000万元,用于重大疾病防治、国家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和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保医务人员工资,对乡镇卫生院院长和防保人员的工资实行全额财政预算,并解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同时,把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纳入财政预算,对从事基本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工资给予差额补助;保乡村医生补助,按照省、市委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全面落实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分县(区)制订了乡村医生补助标准。
审议意见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用好现有编制。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人员聘用制。研究制定卫生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切实加强院长的选拔培养,增强履职能力。制定切实有效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引导具有较高医技能力的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进一步落实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支援农村的有关规定。”
落实:政府按照“补充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抓好人才引进,采取公开招考,为乡镇卫生院新招聘医、药、护等卫生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优化队伍建设;抓好集中培训,并聘请专家举办乡村医生中医适用技术培训班;抓好继续教育,积极向上争取培训项目政策;抓好对口帮扶,坚持落实“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基层服务一年”的政策,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组织实施市县中心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带动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审议意见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按比例配齐乡镇公共卫生人员。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加强中心卫生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努力创造条件,积极配备救护车,使农民能够及时享受120紧急医疗救援服务。”
落实:市政府为近两百个乡镇卫生院新配备设备总价值超2000万元,为近3000个村卫生站新配备设备总价值超千万元;配齐配强乡镇公共卫生人员,配齐乡镇卫生院防疫人员、妇幼保健人员,尽最大可能满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建立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聘任农村卫生监督协管员,设立卫生监督派驻机构,落实派驻农村卫生监督人员。对农村卫生监督实行网络化管理,落实网络责任人员。加强农村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全市近两百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较好地保证了农民能够及时享受120紧急医疗救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