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坚持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按照“产村一体、连片扶贫,统筹发展、整村推进”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连片扶贫和整村推进项目,推进了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连片推进大气势。按照“高起点定位、全覆盖布局、高水平编制”的基本规划思路,坚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落民居、公共服务等同步推进,组织扶贫、农业、林业、水务、交通等相关部门多次深入项目村进行实地规划,并反复征求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和项目村群众的意见、建议,修正形成了符合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规划方案,得到群众的拥护并顺利实施。2012年建成了覆盖5个乡镇10个村45个组2840户11200人的沙曾平100里连片扶贫开发示范片,并与已建成的曾家山、广陕高速朝天段两个100里扶贫开发示范片整体相连,实现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大融合。 二是坚持综合开发,产村一体大手笔。突出“新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生态保护、社会保障”六大重点,坚持连片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建设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形成了产村一体、工农互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扶贫开发新格局。着力做强特色产业富民。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和土鸡、河谷核桃、景区农家旅游四大主导产业,连片建成了沙河镇南华村至临溪乡淖池村2万亩优质核桃产业示范带、临溪乡桃树村至平溪乡大竹村2.3万亩高山露地蔬菜种植示范带和以平溪乡大竹村为核心养殖专业户达110户、年可出栏300万只土鸡的养殖示范带,实现了农民多渠道增收。大力实施户办工程惠民。大力实施“一建三改两硬化”、风貌打造、庭院建设和环境整治等户办工程,形成了山水田园南华村、移民新村光明村、综合服务桃树村、产村一体山峰村和大竹村等不同特色风格的整村推进集中示范点。强化配套基础设施便民。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体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围绕改善居住条件统筹配套基础设施,全力推进路网、水网、渠网、电网等建设。示范片硬化村组公路54公里,建设集中供水设施12处,治理沟渠11.2千米,整治土地2万余亩,全面实施了农电改造。 三是坚持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大投入。坚持统筹整合抓建力量,实行业务部门指导、乡镇党政主抓的工作机制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区级部门联系村组的抓建机制,区乡两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形成了区、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坚持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建立了“农户主体、政府主导、项目整合、信贷扶持、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实地规划、统一标准、核定奖补、验收结算”的资金使用原则,各职能部门围绕连片扶贫示范片争取项目资金并打捆使用,切实加大了各类资金的整合力度,有力保障了连片扶贫示范片建设投入,形成了投入一点、拉动一线、推动一片的良好格局。示范片共完成投资1.757亿元,其中连片扶贫和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400万元,占8%;整合其他项目资金3000万元,占17%;农户投入(含以劳折资)1.02亿元,占58.1%;本级财政奖补1500万元,占8.5%;社会投入(含部门帮扶、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等)投入1470万元,占总投入的8.4%。坚持充分整合民智民力。积极推行“参与式”建设模式,以村民自建为主体,规划请群众参加,内容与群众见面,发挥了群众的创造力;充分利用群众会、走访座谈、发放明白单、书写标语等多种手段,深入宣传发动,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抓样板,树榜样,利用典型引导,让农户直观感受到什么是扶贫开发、怎样建设新家园、如何改变生活环境,形成了干群一心、强力推进的建设氛围。项目村累计召开各类村组会议4次以上,参会农户代表占总户数的85%。 四、坚持制度创新,项目监管大力度。注重工程质量,抓住规划设计、队伍比选、技术指导、施工作业、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严格制定质量标准和实施规则,实行合同管理、专职监管等多种监管机制,乡镇严格遵照方案组织实施,主管局严格按照规划验收,确保了扶贫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严格资金管理,坚持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配套制定了《广元市朝天区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广元市朝天区劳务扶贫培训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广元市朝天区财政扶贫信贷贴息资金使用管理细则》,确保有章可循、从严管理。坚持项目安排及资金、物资使用公开公示制度和扶贫资金区级报帐制度,切实增强了项目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