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 再铸辉煌——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侧记

时间:2010-01-27 来源:四川日报
  

  2010年1月26日,成都市锦江大礼堂,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冬天还没过去,春意已在萌动。来自全省各条战线800多名人大代表相聚这里,为四川的2009年作结、为2010年作序。
  早上8点,离大会开幕还有整整2小时,省人大代表、都江堰市市委书记刘俊林来得特别早。“去年都江堰已实现全面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农村6万个受灾家庭将于今年春节提前入住,5月将全面完成城镇住房建设。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这样伟大!”刘俊林的自豪、自信溢于言表。
  怎能不自豪、不自信?8800万四川人民,经受住了灾后恢复重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在2009年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两个加快”快速推进。今年,正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打赢“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硬仗的决胜之年、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之年。
  凉山代表团来了。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迅速被各路记者包围。“自从去年省上给我们落实了富民安康工程,彝区‘三房’改造了,村落漂亮了,路修通了,乡亲们腰包也鼓起来了!”来自西昌的省人大代表尔古伍呷喜上眉梢,“今天,我们要听听省长又有什么好消息带给大家。”
  10时整,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刘奇葆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国歌雄壮,心情激越。
  省长蒋巨峰走上前台,先向全体代表深深鞠躬,再面向主席台深深鞠躬,随后开始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规划重建的126.3万户农村永久性住房全部完成……6个重灾市 (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省长的话语坚定有力,“灾区在重建中崛起,全省经济率先止滑回升、向好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面对特殊困难和挑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超乎想象。”省人大代表、雅安市宝兴县嘎日村党支部书记赵荣全说,这样的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2009年已经为今年决胜之战夯实了基础,省长的报告更增强了我们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必胜信心。”
  说成绩客观,谈目标实在,这是代表们对今年报告的普遍感受。“报告冷静地分析了今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今年经济增长切实可行的规划与措施,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对东汽再创辉煌充满信心。”省人大代表、东汽总经理张志英颇有感触地说,去年东汽工业生产总值较上一年增幅50.6%,今年,东汽立下的“军令状”是实现200亿元工业生产总值,这个目标正是以我省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8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为支撑的。
  “着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对照省长讲话,省人大代表、简阳市委书记赵涌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应的数字下重重划线。“报告抓住了重点和难点。如何促进消费,这既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人民的生活方式在转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也应该转变。”
  同样关注民生,首次应邀旁听大会的南充高坪区永荣街居民张顺成牢牢记住的,是省长报告中关于社保的表述——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张顺成高兴地告诉记者,“当了一辈子‘单位临时工’,现在我也有养老保险了,政府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再过两年我每月能领501元!”
  “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利用趋好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基础,爬坡上台阶,蓄劲求突破,开创新局面……”省长的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驾驭局势、坚强有力;攻坚破难、爬坡奋进;求真务实、励精图治。”大会结束,旁听公民、双流县金桥镇昆山村农民李永昌这样总结。李永昌说,昆山村是全国十佳小康村,最早尝到城乡统筹的甜头,听到报告中说2010年要推进全省梯度试点,他举双手赞成;听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他特别兴奋。
  笑意写在脸上,走出会场的代表们步履轻快,也更加坚定:决胜之年当有决胜之心,长风破浪必将再铸辉煌。

------分隔线----------------------------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