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评论
灾区迈向发展振兴新阶段——写在2012年省两会召开前夕·重建篇
时间:2012-01-07 来源:四川日报

  火红的灯笼、多姿的萨朗舞、甘甜的咂酒……1月1日,阿坝州汶川县萝卜寨,当地百姓摆出传统的“百家年饭”,共庆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后的第一个元旦。身穿节日盛装的羌族讲解员马绘花告诉记者,2009年她家就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居,主业是种植水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一个缩影。
  2011年,四川向全世界报告:灾区恢复重建取得全面胜利,昂首步入发展振兴新阶段。
  这一年,灾区基础设施重建捷报频传。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农业设施、电网、煤炭、油气等重建项目陆续完成,38个重点城镇建设全部形成主体功能。
  这一年,灾区产业在恢复基础上强力起跳。到9月底,重建项目完成98.68%,投资完成98.96%,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基本恢复生产。一批新批准的省级产业园和特色工业集中区促进灾区产业优化升级,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方向。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快速恢复振兴。
  这一年,灾区民生事业温暖人心。城乡住房重建全部完成,灾毁耕地修复完毕。扶贫帮困和就业促进让灾区群众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灾区的新 蕴涵发展起跳的潜力
  到2011年9月底,我省纳入国家规划的39个重灾县重建项目全面完成,纳入本省规划的103个一般受灾县重建项目基本完成。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发生脱胎换骨的历史性巨变,实现了中央确定的“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一组数字让人难忘:震后一年内,36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6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
  住进好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汶川特大地震初期,因地震、企业塌垮和土地灭失造成不少灾区城镇居民失业,我省迅速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公益性岗位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在灾区实现制度全覆盖。
  在恢复重建中优化城镇布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如今的地震灾区,已很难看到灾害的痕迹,处处是新面貌、新景象。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的“新”,而是浴火之后的涅槃重生。
  曾经遭受地震重创的38个城镇,变成了各具魅力的风情城镇。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拔地而起,县城文化广场上的《新生》雕塑传递着坚韧和希望。震中映秀镇已建成抗震减灾建筑 “博物馆”。茶马古道上的汶川水磨镇,被誉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
  发展振兴 信心源自坚实的基础
  2011年12月17日,近百位援建代表应邀回到阿坝州,参加阿坝州恢复重建暨对口援建总结表彰大会。预计2011年阿坝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较2007年增长6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7亿元,是2007年的1.5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0元,较2007年翻一番多。
  早在重建之初,省委、省政府就提出坚持把化危为机、发展起跳作为基本取向,夺取灾区重建和发展的双胜利。我省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与优化经济布局结合、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与改善宏观环境结合,创造出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四川经验”。
  面对灾后重建的繁重任务和发展振兴的较高目标,四川干部群众坚强奋起、负重前行。一批关系长远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全面发展振兴,产业重建是基础和关键。全省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快速恢复生产,还抓住时机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充分开放合作,3年间,一批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相继落户,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迅猛崛起。
  东方电气是最好的例证。“通过重建我们完成了地域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工艺流程管理。”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说。
  旅游成为灾区经济新的增长点。2011年,全省旅游经济保持持续高位增长态势,总量突破2000亿元大关,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4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而6个重灾市州前三季度旅游总收入比震前的2007年增长82.99%,同比增长38.33%,高于全省增幅8.67个百分点。
  发展振兴,根本目的是让灾区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通过对灾区195个社区居民入户调查,于2011年底发布《震后人民生活现状大调查》。该调查认为,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持续改善,使得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对未来的信心进一步增强。82.1%的灾区居民对当前生活表示满意,高于2009年(79.8%)的水平;64.4%的居民认为未来一年生活会变好,比2009年(60.8%)进一步提高。
  这种信心有着坚实的基础。按照“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省委、省政府编制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未来几年,我省将在巩固灾后恢复重建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灾区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5个方面的重点,推进灾区全面发展振兴,基本建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新家园,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