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红军饭店”的红色文化
时间:2011-06-24 来源:四川日报

  【现场】
  “穿越大草地”、“翻越夹金山”、“同甘共苦”……这些是什么菜?“答案要从红军在雅安的历史说起……”这句开场白,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红军饭店”老板彭康不知说了多少次。
  6月13日,“重走长征路”第二线采访团走进古镇上里,追寻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此活动的足迹。
  “就在那年,我的父亲彭庭先加入31军93师274团8连,成为跟随红四方面军踏上北上长征路的700多名当地农民之一,当时年仅16岁。”彭康说。
  彭庭先经历过百丈关大战、大丫口反击战等战役,尽管身体多处负伤,但随部队成功抵达延安。“我听着父亲长征的故事长大。”彭康说,“穿越大草地”、“翻越夹金山”众所周知,但很多人未必有深刻的体会。
  彭康的菜品“穿越大草地”,做法是用豆渣拌酸菜。一些好奇的游客显然不满足于“忆苦思甜”,这时,彭康或者妻子会坐在游客旁边,慢慢摆老龙门阵,讲述其父在长征途中经历的真实故事。
  红军饭店于2005年营业。“赶上了好时候,那年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雅安召开。”2002年彭康因企业转制而提前退休,旅游成为他全新的事业。
  上里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四川十大古镇,游客年接待量从2005年的6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18.1万人次;同一时期的旅游综合收入由400万元增加到18896万元,增加了46倍。
  “旅游旺季,每天要接待150人左右,最高一天接待了上千人次。”彭康说,很多游客正是看重饭店内的 “红军文化”。
  不仅菜名与红军相关,饭店内的墙壁上还贴着大量红军长征的故事。那是彭康专门搜集的,有些是到中央档案馆复印的。
  现在,饭馆成了上里古镇红色旅游的“根据地”,甚至一些老红军还专程赶来。今年年初,老红军张天伟的百岁寿辰就在这里举办。
  【点击历史】
  6月14日,记者走进雅安市汉源县大树堡。
  1935年5月,中央军委派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红二师政委刘亚楼,率二师五团一部及军团侦察连佯攻大树堡,吸引敌人,掩护主力从位于今石棉县的安顺场强渡大渡河。
  敌军在大树堡进驻一个连的兵力,作为河防前哨。5月24日,翻山越岭至此的红军化装成敌兵,解决了敌人的排哨,随后占领渡口,活捉敌军连长。红军大张旗鼓地宣传要从此渡江,并动员当地群众帮助造船。佯装工作十分严密,甚至连红军战士都误以为真。
  对岸守敌惊惶不安,日夜修筑工事。敌军还调集其它部队前来增援,放松了对安顺场和泸定桥等沿大渡河北岸一线的防备。以佯攻为掩护,5月25日,红一军团成功强渡大渡河。
  【记者手记】
  千山万水红军情
  截至14日,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记者从雅安市名山县、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走到了石棉县。
  万水千山红军情。在名山县蒙顶山之巅,64岁的李作云老人跳进战壕遗址。他的身板硬朗,爬山比小伙子跑得还快:“医疗保险没用过,几乎不生病。”作为农村人,他和老伴办理了养老保险,每月每人有700多元的养老金。“没有共产党打天下,哪来这样的幸福晚年?”
  他以自己的体会,表达着对红军长征最质朴的认知。这也是一个又一个历史的直接或间接见证者们的共同情感。在记者穿越崇山峻岭,身临其境时,更知百姓对红军的情谊有多深。
  张爱萍将军曾回忆,他在荥经县的泡通岗走过了长征中最艰难的一段路。后来,张爱萍的女儿张小艾曾重走此路,不到5公里的路走了近三个小时,每个人都成了泥人,毛泽东笔下“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境,她一下子体会到了。
  记者从汉源县翻越大相岭到石棉县,尽管垭口只有2200多米,但山路盘旋,两边就是峭壁,车速极其缓慢。而在1935年,红军在不知比这恶劣多少倍的环境中,沿着羊肠小径,冒着倾盆大雨,一路徒步狂奔。
  雅西高速公路通车后,天堑变通途。在这条长征沿线的受访对象看来,这无疑将大大促进革命老区与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之间的交流,长征精神将“飞”得再快一点,再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