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围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服务加快发展和民生改善
时间:2011-08-11 来源:四川人大网

  绵阳市人大常委会

 

  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在中共绵阳市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有效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一、围绕科学发展 着力于三件大事
  我们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开展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原则,从推动发展、支持发展、服务发展的角度谋划工作,从战略的、发展的高度依法尽职履责,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从而推动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服务于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全市重大规划编制实施。我们注重从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上,为绵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把好关。围绕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成果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2020)编制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常委会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听取并审议了相关专项工作报告,督促市政府更加注重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当前,我们正继续围绕推动全市“十二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开展调研,为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好绵阳“十二五”规划纲要做好准备。
  承担于以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为己任,推动产业发展振兴。经过三年灾后重建,到今年5月,绵阳灾后重建项目已完工6844个,完成投资2128.2亿元,顺利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进入了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的新阶段。我们紧跟全市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灾后重建成果的巩固和提升。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多次深入各县市区开展视察调研,帮助基层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措施,推动工业、农业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振兴。今年5月,在对江油灾后产业重建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实现产业发展振兴、巩固灾后重建成果的建议,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二是围绕今年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精神,及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市政府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继续深化认识、科学编制和实施水利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等意见,大力支持市政府推进“全域灌溉”的各项工作。三是以建设大通道、构建大枢纽、繁荣大物流为重点,持续关注重点公路建设,支持市政府解决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着力于以科技自主创新为核心,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绵阳是国家唯一个以“科技城”命名的区域。按照国务院批复的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绵阳科技城建设既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更是绵阳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以听取审议科学技术进步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评议为抓手,围绕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开展调研,支持市委、市政府尽快建立绵阳科技城政策体系,鼓励和保护敢闯、敢试、敢于创新和拼搏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不断优化科技城建设发展环境,推动科技城机制体制创新,努力把绵阳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军民融合示范地、创新人才汇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
   二、围绕社会和谐  从五个方面服务于民生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从思想上确立工作着力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常委会机关是倾听民意、反映民意的机关。我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想上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具体来讲,就是把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依法尽职履责的着力点。我们围绕民生开展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和专项评议的监督议题都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联系。我们希望通过及时有效的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激发社会活力、坚实群众基础提供保障。
  二是从感情上体现工作的本质要求。人大工作只有真正把以人为本作为内在的本质要求,充分反映民意、维护民利,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我们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上,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的满意度为第一标准,带着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近年来,我们两次对消防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不断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改善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切实提升灭火救援能力,督促解决了15处重大火灾隐患,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灾后重建初期,我们针对食品、建材价格上涨过快过大,受灾群众反映强烈的情况,及时开展了价格法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切实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进一步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强生活必需品和建材的产销衔接和价格控制。通过及时有效的监督,维护了市场秩序,保障了灾后重建所需材料价格总体水平基本稳定。
  三是从民意的需求上发现民生问题。顺应人民的期盼,是有效推动民生改善的关键。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加强信访综合分析等方式,切实找准人民群众面临的困难、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比如,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带来的威胁,我们深入开展了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支持市政府进一步提高全体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大薄弱环节整治力度,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绵阳地震灾后机动车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群众日常出行诸多不便的情况,我们连续两年对代表提出的,关于切实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议案开展了跟踪督办,督促市政府加快绵阳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及时启动了六个交通堵点的整改建设,有效推进了交通拥堵状况的缓解。
  四是从具体工作的切入上正确选题。人大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从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实际,及时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各个时期群众关注的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切实选准工作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5•12”地震后,我们围绕受灾群众临时和过渡安置、“三孤人员”救助、永久性农房重建、学校和乡镇卫生院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救灾资金使用和监管、灾区再生育服务等方面等确定审议议题近20个,使灾后重建过程成为了民生极大改善、群众得实惠最多的过程。今年,我们主要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听取并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通过大力实施监督,推进民生问题的落实和解决。
  五是从务实办事态度上改进监督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政治取向的具体抓手和战略举措。通过务实监督,推动和保障民生改善是有效发挥人大职能,提升工作实效的客观要求。我们一是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大监督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始终坚持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督促市政府科学救灾、科学避险、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使我市的灾后重建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二是始终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汲取群众的智慧,推动工作的开展。在督导因灾实地农民安置工作中,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数十次深入北川五个极重受灾乡镇,经常爬山涉水,忍饥挨饿,与当地基层干部、受灾群众、施工人员共商重建工作。在与基层群众建立深厚感情的同时,也有力推动了重建工作的开展。三是更加重视审议意见的跟踪督办,促进审议意见的“生根开花”。去年以来,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一府两院”办理审议意见工作情况汇报26次,对市人民政府办理的7个审议意见结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比如,去年12月,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今年5月,常委会又对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进行了视察,听取了办理情况汇报,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有力推动了市政府进一步完善配套改革措施,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进一步调动了林农营林护林积极性,促进了林农增收致富,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
  实践证明,人大工作只要与党委的工作同向,与人民同心,与时代要求同步,就能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并以这次学习会为契机,围绕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加有效地尽职履职,努力把人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推动全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