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首页
综合要闻
领导活动
会议报道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观点理论
建言献策
对外交流
机关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芦山地震专题
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题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代表
常委会领导
常委会委员
组织机构图
法律法规
法制讲座
大案纪实
反腐追踪
律师事务所
律师信箱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哲艺欣赏
>
文学艺术
>
网络文学:了解不多才有偏见——访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
时间:
2014-05-04
来源:
四川日报
4月29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专程到四川调研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并与四川网络作家座谈。4月30日,在四川巴金文学院,李敬泽与记者交流了他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记者:你看过哪些网络文学作品?
李敬泽:看得不多。不过,家里老人爱看,我也跟着看了一些,比如《甄嬛传》《盗墓笔记》,故事好看是网络文学的特色。有人说,网络文学本来就不是写给我这种人看的,这话有一定道理,这些网络作家的想像空间、创作观与我们有差别。其实,现在网络上流行的文学作品类型古来有之,他们和中国古代的话本小说,以及现代金庸的小说很相似。说白了就是通俗文学借助网络空间得到了更快更广的传播。这类作品的一直存在,说明人们有这方面的阅读需求。也就有了研究的必要。
记者:最近几年,对网络文学的批评之声主要集中在 “低俗”、“商业炒作”上,怎么看待网络文学的现状?
李敬泽:我们对网络文学这个“飘荡的幽灵”还了解不多。也许正是因为了解不够,才出现了偏见。通过这两天的了解,我发现网络文学作家非常辛苦,他们的不少作品也有着激励人们向上、不怕困难的能量。此次来四川调研,就是想了解网络文学发展的现状及网络作家们的要求。
记者:支持地方成立网络作协意义何在?
李敬泽:网络释放了创作热情,适应了阅读多元化需求。网络文学作品有广泛的受众,对大众的精神影响作用需要积极引导。最近几年,在国家级文学奖评选中,中国作协有意识地引进了网络文学作品参评。支持地方成立网络作协,是希望发挥协会的沟通、协调功能,尝试建立评价体系。调研中,网络作家、写手们也期望有一个组织机构来帮助他们维权、推荐作品,提供研讨文学创作、提升创作水平的机会。
上一篇:
对现实发言的努力及其问题
下一篇:
为世界写作:中国作家的雄心和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