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渐成中坚力量

时间:2018-01-26    来源:四川日报  

 
  聚光灯
  “正值青春年华,为何要回乡种地?”1月25日,人大代表报到日,查春燕农场主的身份引发不少人的好奇。
  “土地撂荒严重,丢了可惜。”这个“80后”代表一脸腼腆。
  虽是“80后”,但在资阳市雁江区宝台镇石牛村,查春燕绝对是个能人。大学毕业后,她回乡承包了40亩土地,干起当地第一个家庭农场,年收入20多万元。
  在省两会人大代表名单里,包括查春燕在内,标明农场主的一共有3人,而且全是“80后”。
  家庭农场如何兴旺农村产业?“80后”农场主能对乡村振兴起啥作用?两会现场,这些话题深深牵动代表们的心。□本报记者刘宏顺
  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关键
  宝台镇石牛村是雁江区最偏远的村,外出务工是当地80%以上村民的选择。
  “以前农村是妇女、老人、儿童居多,但现在连妇女都少了,有的甚至举家外迁。”查春燕说,2015年自己回乡前,当地土地撂荒的现象较多。
  数据显示,目前我省50岁以上农业生产经营者占劳动力总数50%以上;全省户均承包耕地面积仅5亩左右,耕地流转率仅34.9%,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越来越严重。
  省人大代表、南部县长任爱民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一批能人引领,新型职业农民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而这些年轻有知识的家庭农场主,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领军人才。
  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交流
  “连家务活都陌生的‘80后’,还会种田?”有代表对查春燕的农业技能表示怀疑。查春燕伸出一双粗糙的手,笑称“这绝对是劳动人民的手”。
  查春燕坦言,一开始自己确实对农活一窍不通,经验也是慢慢积累出来的。“比如藕塘养鱼要等藕芽长好之后再放鱼苗,不然对藕有影响,这些都是上网查资料加实践摸索出来的。”
  连续两年的摸爬滚打,查春燕的农场逐渐理顺,现在小龙虾不出镇,就被当地餐馆预订一空,2017年总收入超20万元。更让她高兴的是,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去年村里诞生了第二家家庭农场。
  “‘80后’学习能力强,尤其是这批优秀的农场主代表,亲身示范产业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领路人。”省人大代表、自贡农科所副所长曾玉清建议,我省应将优秀农场主培养成农业职业经理人,并制定政策激发他们应用科技成果的主动性,鼓励其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家庭农场和专合社,将优先享受有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财政专项补贴资金。
  省人大代表、安岳县长刘怀笔同时建议,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才资源信息库,促进其在省内的交流聘用。支持以县为单位设立农业职业经理人服务中心,鼓励建立和发展壮大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结对挂钩、技术帮扶、入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