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记抗震救灾中的中铁二局青年突击队
时间:2009-05-12 来源:四川省政府网
  “假如我在这次抢险中牺牲了,请转告我妈妈,儿子没有给她丢脸;请转告我的小孩,长大后一定要做个勇敢的人!”5月下旬的一天,中铁二局党委收到一封特殊的入党申请书,这是该局青年突击队队员何勇托人辗转从一线带到成都的。
  在抗震救灾一线,中铁二局有2216名像何勇这样的青年突击队队员用行动书写青年的荣誉、企业的责任。他们说:“危难时刻,青年人应该在前方!”
  “早一秒进入,就能早出一份力”
  “中铁二局18支青年突击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听候命令,奔赴前线!”5月12日16时,中铁二局主动请缨:我们企业青年突击队有技术、有经验、有工具,应该赶赴一线作出贡献!
  突击队进入灾区抢险,车行至理县,天色已晚,又下着大雨,余震不断,前面山体滑坡严重,不时飞石滚落。领队发出暂停前进的指令,突击队员们纷纷找到他:“早一秒进入,就能早出一份力!”在队员们的坚持下,在余震、滚石、暴雨中,车队继续前进……
  东汽中学废墟前,技术熟练的吊车师傅杨宝华连续40多个小时没合眼。现场指挥要求他下来休息,可杨宝华嘶哑着声音说:“我没事,挺得住!”他一边用清凉油涂满口罩,用矿泉水从头顶浇下保持清醒,一边继续操作吊车,移位准确,一次到位,整个过程中没有造成一处残垣断壁倒塌,节省了救援时间。
  “爱啃硬骨头”
  “我们有一个传统,爱啃硬骨头!”中铁二局青年突击队总队长石庆鹏说。
  在修复一条山区损毁铁路时,好不容易克服困难,推进了1公里多。突然,山上发生塌方,刚刚修复的道路又一次被损毁,看到自己的努力就这样消失了,现场施工的青年突击队员们痛哭失声。
  一支烟的时间后,队员们擦干眼泪,分成两组,一组重新修复刚刚砸损的铁路,另一组继续向前突进,抢修前面的铁路……
  广岳铁路是什邡山区群众的生命线。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广岳铁路设施老旧,很多桥台上没有设置围栏,空间狭小,队员们无法直接进入桥墩作业。
  青年管理人员黄元平想出办法:用一根绳子从桥上两片梁之间放下去,作业人员从桥下顺着绳子进入桥台。困难解决了,当天比计划多完成2孔桥梁的抢修。
  在都江堰到映秀的213国道,队员们协同武警官兵在第一时间打通这条生命线;在汶川,100多名队员始终护卫着地震后唯一剩下的电站--下庄发电站,保住了“汶川的眼睛”;在宝成铁路线,1000多名突击队员轮流上阵,抢在唐家山堰塞湖洪峰到来前成功加固涪江大桥……他们抢通保通一条条交通动脉,为抢救伤员、运送救灾物资提供了有力保障。
  感动了别人也收获了感动
  汶川县绵篪镇克约村,69岁的曹春云老人固执地站在倒塌的房屋前。他说自己是烈士遗孤,什么都可以不要,一定要找到烈属证,那是他最宝贵的东西。
  老人的要求深深打动了小分队队员们。队员们分头行动,仔细翻找着瓦砾,石块,最终不仅帮老人找出烈属证,还抢救出1万多元的存折和生活用品。
  6月1日,青年突击队员们拉着两大卡车礼物前往广元,和来自青川的孩子们度过了灾后的第一个儿童节。“我们想告诉孩子们,虽然灾难夺走了家园和亲人,但是还有我们站在你们身后,你们并不孤独!”石庆鹏说。
  真情换来真情。青城山里的8位村民走了10多里路,抬了3大桶稀饭来到队员们面前说:我们也受了灾,家里没多少粮食了,我们只能熬点粥送给你们!
  这一刻,队员们泪流满面。他们深深感到,自己的执著与热情,感动了别人也收获了感动……
  编后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看到那些用一腔热血,满怀着爱与勇气积极抗震救灾的青年,就仿佛感受到早晨初升的太阳,温暖却不燥热,明亮却不刺眼。中铁二局青年突击队的铁骨柔情,经过震灾的洗礼而更显纯粹,那些生死关头的点点滴滴,必将铭刻于他们的记忆;那些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和感受到的爱与信念,必将在今后的岁月中与他们一路同行,让他们更加坚强。而这一切的感悟和凝练而成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未来的希望。(记者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