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调研工作

关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 2014-03-27 来源 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近年来,巴中市按照 “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开放合作、扩大投资为动力,以夯实基础、增强功能、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主线,推动全市商贸流通业实现了高端切入、跨越发展。2013年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十一五末(下同)增长57.74%,商业网点增长39.36%,商业设施面积增长34.7%,吸纳就业增长10%,实现税收增长11%。
  市场体系更加完善。规划引领得到加强。编制完成了《巴中市“十二五”商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建设4个大型物流园区,累计完成投资47.04亿元,占总投资的18.6%。中心商圈、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加快。初步建成5大商圈;建成营运10个商业综合体,共投资30亿元;在建商业综合体16个,完成投资64.1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29.4%;完成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改造)20条,在建10条。特色专业市场培育初见成效。计划总投资207亿的盘兴中国西部物流园、投资55亿元的西部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加快建设。
  新型业态和行业不断涌现。现代物流快速发展。引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51户,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培育龙头连锁企业130户,连锁率28%。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抓好国内外高端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工作,以商招商引入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电商平台在盘兴物流园区设立西部配送中心的构想,正依托盘兴物流园区与上述电商企业启动商务接洽和谈判,推进全丰酒业、四川天韵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等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网购网销业务。积极发展会展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210亩、总投资5亿元、会展面积5万平米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综合性会展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拍卖、典当行业发展有新起色。10户拍卖企业去年首次实现成交跨亿元,3户典当企业累计融资6200万元。
  重大项目突破推进。引进盘兴集团、广东兴合、四川金强实业、成都置信实业、云南鸿宇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累计开工建设重点商贸流通项目65个,总投资70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6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17个。2014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128.87亿元,已开工10个。
  发展水平有效提升。流通主体不断壮大。全市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10户,其中销售过亿元企业14户,过10亿元企业1户。品牌打造不断加强。实施品牌战略,新增2个省级品牌、10个市级品牌。对外开放卓有成效。外贸进出口增长194.06%。平昌集中申报兆润摩托等3家企业进出口获权,对外经济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成效喜人的同时,巴中商贸流通业也还客观存在一些问题。
  规划不够完善。已编制的《巴中市商业规划》(2011-2020)和《巴中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已不能适应新的《巴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功能定位。各县区商业网点规划及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均未出台。规划执行不力,刚性约束不够。商业设施布局不够科学,商业业态分布散乱。
  体系不够健全。全市城乡市场体系及市、县、乡镇、村四级商品流通网络不健全。商业资源紧缺,区域性大型商贸、物流中心仍处于建设之中。特色街区特色不鲜明,集聚效应不明显。城区及乡镇普遍缺乏标准化农贸市场,乡镇以街代市较为普遍。农村商贸服务中心、农家店标准化建设滞后,功能拓展不到位。
  现代化水平较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商贸业态起步晚,信息化技术应用起步较慢。市场主体规模小,年销售过亿元的限上企业占比极低,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仅7个。限上企业销售额在全市社销零总额中占比、商贸流通业吸纳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量的比重均较低。国有商贸企业改革进展缓慢。
  为进一步加快巴中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增强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加快修编全市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商业网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机衔接,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充分考虑商业网点建设需求。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和其它公共设施的配置,充分考虑停车位及通道建设。商贸物流园区要配套规划建设LNG加气站。抓好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及二手车交易、水果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工作。
  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盘兴物流园、西部国际商贸城、汽贸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园区仓储、配送、货运、信息网络、营销策划等功能。优化城市流通网络布局,有序推进中心商圈和商业街建设,支持特色商业适度集聚,鼓励便利店、中小综合超市等发展。规划打造纯商业综合体,吸引高端消费。大力支持农贸市场建设或升级改造。科学布局商业业态,有序搬迁汽贸、建材、服装、农产品等专业市场,形成规模集散中心。
  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开展发展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支持流通企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仓储、采购、运输、订单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水平。加快培育新型业态。鼓励流通企业建立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支持龙头企业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立足川东北面向西部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和会展业发展结构,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以会展场馆为中心,集酒店住宿、餐饮、购物、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会展综合体。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流通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统一配送。支持商贸流通企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以流通促一、二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流通领域,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引进培育电子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骨干企业,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引进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带动传统流通产业升级改造。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探索向商贸流通企业全面开放,研究拍卖机构进入国有土地使用权、采矿权、探矿权、集体土地流转、二手车、地方特色产品等领域的准入问题。
  强化流通业发展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县区商务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执法主体。支持引导组建各类商贸企业协会,提高自律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切实保障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认真落实《巴中市商贸流通业扶持鼓励办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城区适量发行配送通行证。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发展融资租赁、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上市融资、设立财务公司及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加强用地保障。统筹安排流通业用地;合理确定商业用地价格;加强流通业用地管理,禁止借名圈地。加强水、电、气保障。逐步落实“列入国家鼓励类的商贸流通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水、用电、用气基本同价”政策。加强人才保障。大力培养、引进商贸流通领域(电子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专业人才。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